——兖州市漕河镇实施“乡村文明行动”侧记
本网讯:(通讯员:王宁 蔡祥珍王海锋)漕河镇蔡桥村新整修的健身广场旁,一面“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墙面上绘着一老一少两个人,少年正在为老人揉背捶背,旁边则标有“让乡村多一份文明”几个大字,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了20多位村民驻足观看。今年以来,漕河镇全面开展了“乡村文明行动”,全镇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环境整治“扮靓”新村
该镇把每月第二个周作为环境综合整治周,包村干部、村干部集中进行村级卫生整治,引导广大村民养成文明习惯、共建美好家园。薛朱刘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垃圾坑,在环境综合整治前,是全兖州市以及全镇“后进”典型的曝光点,也成了村里卫生整治的“老大难”,过去没少用新土覆盖,可是一两天后,又还原成“旧貌”。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在广大村民和包村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投入18万元,将垃圾坑变成了健身广场,成了老百姓消暑纳凉的好地方。“以往,向坑内乱扔乱倒垃圾的事常有,现在,通过环境整治,大家看到拾掇得干净,谁家也不愿意落后,都自觉把自家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村党支书记李允华深有感触地说。如今的薛朱刘村已经成为漕河镇文明发展的表率。
“中心户长”挑大梁
9月10日,后邴村村民孙立臣起了个大早,拿起剪刀就去修剪家门口的冬青。“村里把家门前的这块地盘分给了我,我有责任把花木管理好,打扫好环境卫生。”不一会,“中心户长”徐衍明扛着扫帚,推着自家的三轮车慢慢走来,仔细检查着孙立臣的工作“效果”,这是他被村民推选上“中心户长”重要岗位后,除了完成自己负责的路段任务外,还要巡回监督检查其他村民的“必修课”。“村里对所有路段卫生、绿化树木管护进行‘门前三包’以后,家家户户都对自己负责的“地盘”精心护理,在绿化树木管护的质量上较劲,形成了村容整洁、绿化成荫的好局面。”后邴村支部书记徐永帅高兴地介绍。该镇全面推广农户联创工作后,各村都选好配好了中心户长,推选出来的中心户长已经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文明示范户创建、平安村庄建设、三夏生产等工作中显现出积极的作用。西厂村的种植大户王祥华,去年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80亩耕地,在他家的蔬菜基地里有近百名妇女忙碌着。今年他被群众推选为中心户长,村民马梅开心地告诉我们“俺村这个中心户长人品好,有头脑,自己致富了不忘帮着大家。把地包给他放心,不会亏了俺们!加上在地里打工,一天工资五六十,一块地两份收入,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这样的中心户长,大家都举双手欢迎!”
赋闲不忘“健身忙”
每到傍晚时分,薛朱刘村的村民便三五成群地到新建的文化广场上休闲健身,个个流露出幸福的面容。这是该镇努力使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逐步成为广大群众学习致富知识、悠闲娱乐健身、开展文化活动的主阵地,引导群众崇尚文明的结果。今年以来,新增村级文体广场4处,陆续在场地条件具备的罗店村、薛朱刘村、李村、后楼村、吴村安置健身器材50余件,在镇驻地人民医院北院广场上安装各类健身器材近20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和就医人员。对漕河村、西厂村农家书屋实施了改造提升工程,新增各类图书1000余册。该镇还扎实开展内容丰富的新农村新生活教育培训活动。暑假期间,镇中心中学李海燕老师为学生家长们做了一场“用爱心陪伴孩子成长”的讲座,在家长中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李老师深有感触的说:“面对家长们踊跃的提问,我深感这些家长都是多么的渴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以后我们还要多搞这样的讲座,让更多的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给孩子们营造更好的家庭环境。”
文明新风成时尚
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做文明有礼的漕河人”活动,推动文明礼仪进乡村、进农户,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在社会讲公德守秩序、在家庭重孝德促和谐、做人讲奉献肯担当,围绕言谈举止文明有礼、公共场合文明有礼、家庭生活文明有礼、邻里相处文明有礼、团结互助文明有礼、移风易俗文明有礼六项内容,不断提升全镇文明水平。继续开展文明示范户创评工作,90%以上的农户知晓文明示范户创建标准,文明新风得到了倡导,村民素质普遍提高。吴家村有一位“人人都夸的好儿媳”,她就是全兖州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吴恩芹。她的事迹在全镇得到广泛传颂,也感染着一大批的家庭参与到“好媳妇”、“好婆婆”、“和谐家庭”的评选当中来,全镇上下尊老尽孝蔚然成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