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山东卫视 山东新闻联播
齐鲁网10月6日讯 据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报道,近十年间,是山东农村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中央连续9个“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在“一号文件”的强力推动下,山东粮食生产今年有望实现十连增,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居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大地生机勃发。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粮食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山东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粮食产量先后跨过700亿、800亿大关,今年全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900亿斤。农民的粮食情节,政府的粮食责任,一年又一年为国家粮食安全这项最大的民生工程提供着可靠保证。
为把粮食生产抓死抓牢,山东认真落实国家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一系列措施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先前农民撂荒的土地从新长出了庄稼。十年间,山东通过大力开展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粮田建设、高产创建活动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稳步提升。同时,山东创新粮食生产组织形式,进行区域化、集约化经营,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粮食主产县区挑起了粮食丰产增收的大梁。
聊城市农委副主任张重全说:“我们对粮食生产优势区在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粮食总产连续3年超过100亿斤。”
聊城,菏泽、德州、潍坊,这四个市一年就向国家贡献四百多亿斤的粮食,撑起了全省粮食生产的半壁江山。从2006年开始,山东粮食总产一直保持在800亿斤以上,粮食供求不平衡的局面得到彻底扭转。
山东省委农工办副主任刘同理说:“这是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打下的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也说明山东的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也必然会带动现代农业的其他领域实现新的跨越。”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0年间,山东农民收入进入较快增长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先后跨越4000元、6000元、8000元大关,2011年达到8342元,比2002年增加5388元,年均增加近600元。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随着农村合作经营模式的推广和现代农业步伐的加快,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目前全省6300万农民中,有2000多万农民基本脱离了农业生产,从事二三产业,农民可以进工厂、拿工资、享福利。去年外出农民工平均工资水平达2090元,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达到50%,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农民收入增幅已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
山东省委农工办副主任刘同理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那么今后我们只有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和扶持,继续深化农村的改革,才能把这样的势头继续保持下去,抓住这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