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酿酒葡萄种植尝尽苦涩
齐鲁网10月12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今日报道》报道,眼下正是酿酒葡萄集中采摘、收购的时节。然而,与当前葡萄酒高高在上的市场价格背道而驰的,是酿酒葡萄低廉的市场收购价格,这让烟台、威海等地的种植户们叫苦不迭。
酿酒葡萄身价暴跌 种植户无奈缩减种植面积
这几天,烟台、威海等地的酿酒葡萄陆续进入收购期,张裕、威龙、长城等几家大型葡萄酒生产企业正对酿酒葡萄展开集中收购。蓬莱市新港街道办事处赵格庄村孙龙今年栽种了十多亩葡萄,看着丰收的果园,孙龙却显得忧心忡忡。因为今年的市场行情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孙龙告诉记者,即使是糖度在18度以上,葡萄也难以卖出好价钱。
从事葡萄种植十多年的王敏祥说,除了前几年能够勉强挣回成本,最近几年要么是遭遇极端天气损失惨重,要么因国外葡萄原汁进口量增加,市场价格长期在低价徘徊。
据了解,以前让当地种植户引以为豪的霞多丽、蛇龙珠等葡萄品种,今年的价格都大不如往年。霞多丽最贵时收购价曾达到每斤3元,而今年却只有1.3元左右;蛇龙珠最贵时收购价达到了5元,今年每斤却在1.5元左右。在低廉的市场价格面前,农民显得势单力薄。
走访时记者发现,在种植成本增加,市场收购价格大幅回落等多重压力下,一些种植户为减少损失,只能无奈地大幅缩减葡萄种植面积。看着辛辛苦苦伺弄了十几年的葡萄园,王敏祥有点儿进退两难。他说,村里不少葡萄种植散户,已盘算着砍掉葡萄改种樱桃或者玉米等其它作物。
在蓬莱等地,以前随处可见成片的葡萄园,现在成规模的葡萄基地正在逐年萎缩。不少田地中,既有玉米又有苹果树和葡萄园。作为蓬莱酿酒葡萄的生产重镇,北沟镇酿酒葡萄的种植面积从4万亩锐减到目前的1万亩左右,种植面积萎缩的态势还将随着低迷的收购价格延续下去。
山东专家各有看法 该扩种该少种理由不一
山东轻工业学院教授赵新节说,“你自己种植,有时候对市场的预测和把握都不是很好,还是应该以企业为龙头,和企业形成一定的契约关系,这样我觉得还是可以发展一部分种植户”.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员翟衡说,“你想想他的产量得多少斤,才能够抵得上一天120多元的人工成本,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是不建议散户种植酿酒葡萄”.
按2011年烟台葡萄酒,年产量36万千升计算,烟台需建50万亩酿酒葡萄基地。实际上,烟台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却只有30万亩左右,只有需求量的一半。是什么原因,扯住了葡萄市场价格上不去呢?
随着这几年国内红酒市场日趋火爆,许多人看到了葡萄种植带来的商机。受往年葡萄市场价格驱使,近年来,盲目蜂拥种植成为导致葡萄市场价格暴跌的原因之一。从去年开始,山东、河北、宁夏、河南等多个葡萄酒主产区的葡萄种植面积大幅攀升。新一轮酿酒葡萄种植热,在全国各地迅速升温。来自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110万亩,到2012年,预计将突破140万亩,同比增幅超过27%.其中,赤霞珠种植面积大约占一半,从我国东部的渤海湾一直种到西北新疆。部分地区品种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一些地方为了实现经济转型,盲目进行扩张实验,由此带来抗市场风险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