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发言:获奖没想到 视频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公共频道《民生直通车》
齐鲁网10月13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公共频道《民生直通车》报道,昨天,记者和广大的观众网友共同见证了莫言与诺奖牵手成功。昨天一早记者就赶到了莫言的家乡,在昨夜拨开悬念,尘埃落定之后,晚上10点,记者有幸现场采访到莫言先生,从文学到故乡,从争论到获奖,莫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面对诺奖,莫言先生的态度是:很平淡。
莫言发言摘录:
获奖:没想到。基本上没想到,因为我觉得可能性太小了。刚才我反复说过,全世界有这么多个优秀作家,包括我们中国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家,他们也都具备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资格,我想这么一个大奖,落到我头上可能性太小了。
获奖:靠作品素质。我想最主要因为我的作品的文学的素质,因为这是一个文学奖,授给我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我想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的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的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我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和种族的、族群的局限。
故乡:创作土壤。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不管是作家还是记者,还是其他的工作的朋友们,每个人的故乡都对自己的成长发生了重大的作用,我想我的故乡跟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这两天都知道我们高密有“三祥四宝”,泥塑、剪纸、年画等等,这些民间艺术,民间文化都是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的也是这些文化元素,所以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的元素不可避免的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了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功能。
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莫言经历了纷纭的评议和争论,如何平静面对别人的口舌,坚守自己的土地,迎来红高粱收获的季节呢。
莫言发言摘录:
争论:一面镜子。过去的平面媒体时代一个作家不可能知道这么多人对自己的评价,不知道有这么多的人在喜欢你,也不知道有这么多的人在厌恶你,所以我第一次面对了广大的读者,广大的群体,所以我想最近一个时期来网上围绕着我跟诺贝尔奖这种争论,实际上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了事态人情,也照出了我自己。
诺奖:不是最高。“诺贝尔奖”它是一个重要奖项,但绝对不能说是最高奖项,诺贝尔文学奖也只代表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的看法和意见,如果换另外一个评委小组,评委群体,可能得奖者就未必是我,因为它只代表了一部分评委的看法。
明天:该干嘛干嘛。首先非常感谢各位朋友,听说你们有的来了好几天了,确实是没有办法提前跟你们见面,非常感谢大家跑到我们高密这个地方来,(获奖)这应该是一种巨大的鞭策,我想尽快地从热闹和喧嚣当中解脱出来,该干什么干什么,你们明天回去该干什么干什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