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潘鲁生建议城镇化建设应加大文化设计 避免万村一面

时间:2014-03-04 12:37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DOU_2418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做客《两会大家谈》

DOU_2428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做客《两会大家谈》

     齐鲁网北京3月3日讯(特派记者 张帅 蔡晓彤)“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这样颇具诗意的描述唤醒了很多生活在“千城一面”的城市中的人对曾经美好的乡村的回忆。作为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山东省在2014年2月份全面启动了“乡村记忆工程”,计划投资建成20个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社区博物馆,加强对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乡土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3月3日做客齐鲁网在全国两会期间推出的《两会大家谈》时,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表示,乡村记忆工程通过实施博物馆这样的固化形式,更大层面是培育老百姓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或活态文化的传承。

  在今年参加全国两会时,潘鲁生带来了一份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提案。潘鲁生表示,国家在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应该高度重视老百姓所关注和希望得到的文化视点。“不仅是现在的唱歌、画画,我们过去传统遗存下来的很多传统剧目同样是文化”,以此为代表的乡村充满了文化的记忆并一代代实现代际传承,潘鲁生表示,山东作为具有丰富文化资源和基础的地区,应该让文化传承在山东的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当中发挥积极作用。

  随着城镇化建设在农村地区的不断推进,潘鲁生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能够有意识的实施“乡村记忆工程”非常重要,“我们前几年到临沂的红花乡做调研,他们的民间编织工艺在给老百姓带来财富的同时形成了一个民风乡俗的发展品牌,使得这样的传统记忆到了现在一个村落的发展”,在潘鲁生看来,通过这种方式树立了民间、老百姓最基础的文化自信。

  在谈到“乡村记忆工程”的实施时,潘鲁生认为在建设博物馆的同时,更重要的在于对活态文化的传承。他建议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记忆工程,一定要从传统的源头寻找文化记忆符号并跟现在的生活有机结合。“说到巴黎就想到巴黎圣母院,说到西安就想到西安的大雁塔,说到济南就想到趵突泉”,潘鲁生认为正是这样一种文化的记忆和符号使得城市拥有了本身经久不衰的魅力。而当前城市中出现的“千城一面”的城市病则让城市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越来越淡化了自己的风格,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

  潘鲁生认为,如果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能解决设计和规划的问题,就可能重蹈很多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形成“万村一面”的景象。他建议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大对文化的导入、社会学家的参与、规划师的规划等合理布局,让我们的乡愁变得有记忆、有回味。

延伸阅读:2014全国两会大家谈【两会大家谈】再访赵冬苓 阳光财政让腐败遁无形【两会大家谈】医疗改革存四个瓶颈 双向转诊问题待解决【两会大家谈】委员解读医保新政 城乡大病保险真正惠民【两会大家谈】鼓励民间资本办医 民营医院也要好自为之【两会大家谈】破解过度医疗难题 医方患方都有责任【两会大家谈】政协委员论弘扬传统文化 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相关阅读
  • 泰安至东阿高速公路项目开工 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
  • 荣文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
  • 菏泽五个县区入选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试点县”
  • 山东投入4000万建起地理信息平台 避免重复浪费7个亿
  • 莱阳77个村庄饮水安全工程获扶持 将惠及6.2万村民
  • 济南CBD设计方案首亮相 设计灵感来自山水画鹊华秋色图
  • 济南中央商务区将打造成为7X24小时现代活力“华尔街”
  • 济南CBD城市设计六大特点:组团式连通地下商业

  • 上一篇:国科大招收首批本科生 山东计划招生30名
    下一篇:73岁日本老人去世遗体捐青岛 外籍人捐献遗体第一人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