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10月19日讯(YMG记者李鑫)昨日,记者从烟台市林业局获悉,多年的生态建设加上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了377种鸟类在烟台大地栖息繁衍,烟台由此成为国内鸟类品种最多的城市。
来自市森林保护总站的调查表明,我市目前共有鸟类377种,隶属19目63科。这些鸟类中共有34种被列入CTIES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66种,省重点保护鸟类37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鸟类有175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鸟类有43种。目前已成为山东乃至我国北方地区鸟类品种和数量最多的地区。
“鸟类资源越来越丰富,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和迁徒地,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市森保总站高级工程师于培湖介绍,多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锁定在全省率先建成生态城市的目标,全市已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20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5.22万公顷,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1.10%。涵盖野生动物、森林生态和湿地生态三大主要生态类型,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数量、面积以及级别均处于全省前列。
我市还着力加强湿地保护管理规范化建设, 目前已建立福山银湖、龙口黄水河口等5处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面积达3.35万公顷,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2.45%;同时,建立海阳小孩儿口、牟平养马岛、莱阳五龙河、龙口王屋水库、蓬莱平畅河、栖霞白洋河6处省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的总面积1.268万公顷,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0.93%。
为了给南来北往的鸟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全市积极开展爱鸟护鸟和野生保护宣传活动,不仅向社会公布了救鸟热线,而且在市动物园建立了全省第一家“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每年救治伤残病鸟100余只。
作为我国三大候鸟迁徙路线之一的必经之地,每年途经或栖息长岛县的候鸟超过200多万只。为加强对候鸟的迁徙路线、生活区域、生存环境的规律研究,我市在长岛县成立了候鸟环志中心站,从1984年正式开展鸟类环志工作。20多年来,累计环志放飞各类候鸟15目、31科、124种、27万余只,其中环志各类大型猛禽2目、3科、22种、7万余只,占我国猛禽环志总数量的80%以上,位于世界前列。回收国内环志鸟230只,回收俄罗斯、朝鲜、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外环志鸟8只,候鸟环志总量和回收环志鸟数量均居全国64个候鸟环志站首位,为我国研究鸟类的迁徙规律提供了近200万个基础数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