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江北水城的生态之变
来源:山东卫视 山东新闻联播
齐鲁网10月20日讯 据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报道,重化工业唱主角曾经让聊城背上了沉重的生态包袱,聊城主动转型,走出了一条工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互促共赢的新路径,生态型强市名城在全省叫响。
这些变成肥料的造纸黑液,当年却是险些让山东泉林纸业关门倒闭的杀手。由于黑液难以处理,环境危害大,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陆续关停了上千条草浆生产线,山东更是严于国家标准,先后关停5000吨、1万吨、2万吨以下数百条草浆生产线。
泉林纸业副总裁杨吉慧介绍,在2000年的时候,他们面临着一个选择,是放弃还是保留,当时国内都已经非常认可木浆,当时达不到标准就要关停。
被环保卡脖子的不仅泉林一家,当时的聊城,10个企业里头就有七个是化肥、化工这样的重化工企业,而且全都是高耗能高污染大户,在国家日益收紧的环保政策下,他们面临着和泉林一样的生死抉择。最终,泉林集团冒着极大风险,投入30多个亿,突破了困扰草浆造纸的“秸秆清洁制浆”等核心技术,一举摘掉了草浆高耗能高污染的恶名。
技术突破,让草浆造纸起死回生。泉林的草浆生产线不但没有萎缩,反而扩大到现在年产20万吨浆的生产规模,发展为综合实力全国第七的大型造纸集团。和泉林一样,在聊城,信发铝业、祥光铜业这样的污染大户如今都变成了的环保大户。在他们的带动下,聊城如今不仅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而且位次前移,由全省第13位上升为第7位,规模以上工业收入五年间翻了两番,达到5000多亿。
聊城的发展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并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实现同步共赢。未来依托像泉林这样的骨干企业,聊城将打造五大生态工业,一个姿容更加秀美,发展质量更加优良的新聊城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