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李梁堂村一处院落里的入侵物种美洲商陆。 本报记者 张超 摄
10月30日,本报B05版刊发了消息《村民自家闲置地刨出"人参"》,报道了冠县李梁堂村村民挖出了形似人参的植物根茎一事,该植物经专家鉴定后发现,原来是入侵物种美洲商陆。本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聊城的类似的入侵物种还有不少,且呈多样化趋势,不少危害严重,其中以美国白蛾、一枝黄花、水葫芦等较为显着。
入侵物种市民多不认识
家住冠县梁堂乡的赵先生近日在闲置多年的地里挖出类似人参的植物,并入口试吃,因外形酷似人参,村民误以为挖到宝,一时惊掀起村里的挖"参"热,在村子多处闲置的地方均挖到类似植物,并带回家中保存。后经相关植物专家判定该物种为美洲商陆,系有毒入侵物种。
而像水葫芦、牛蛙等入侵物种也已成少数商家的发家之路。在不少餐馆,牛蛙已被当做高档菜肴,加工摆上餐桌。记者走访发现,曾一度造成大面积水道阻塞,严重影响湖内植物生长的水葫芦,有不少都被当做工艺品在售。
在花园路多家花店,有商家介绍,之前卖的有些水葫芦是从河里打捞的,挑选品相较好的出售。据了解,水葫芦繁殖能力极强,大面积覆盖整片水域,严重影响水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威胁生态平衡,堵塞河道。
同时,像一枝黄花,空心莲子草等入侵物种在室内多家花店和小区内也有发现,对于这几类入侵物种,多数市民并不知晓,甚至有市民挖掘野地中的不明植物,牲畜误食的情况偶有发生。
入侵物种呈多样化趋势记者从聊城市林业局森保站获悉,近年来,由于聊城引进了不少优质苗木,部分境外有害物种伴随土壤,河流,甚至风力等途径进入聊城。入侵物种范围涉及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多个类别,呈现多样化的生存态势,对全市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逐渐显着。
据森保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聊城自然生成环境,影响较为显着的入侵物种有一枝黄花、水葫芦以及近年发现的杨树花叶病毒。其中一枝黄花涉及范围最为广泛,在城区角落,乡村空阔潮湿的田间均有生长,由于该植物茎叶呈椭圆形,叶片呈金黄色,曾一度当做观赏性植物,但由于原生植物含有皂苷,家畜一旦误食,会造成运动障碍等。
除此之外,美国白蛾的繁殖也一度对全市林木生长,农作物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几乎每年都采用飞控防治及多部门联动机制,控制白蛾疫情。
防治对策:入侵物种防控需全民行动为应对有害入侵物种多样化趋势,多个部门曾为此花了不少气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据介绍,为防止水葫芦的大肆蔓延,有人员专门对河道进行巡查与清理。同进,多部门联动防控美国白蛾,实施生物防控举措也取得显着成效,相比去年,今年聊城地区的美国白蛾密度明显减少,没有出现扩散蔓延态势。
该森保站负责人介绍,不少罕见入侵物种多不被市民熟知,市民对于入侵物种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单凭外表美观作为观赏,甚至食用,造成对人身健康的危害。其中像美洲商陆,空心莲子草等入侵物种通过鸟类衔食、水源流动等途径将种子散落在空闲角落和部分水域,大肆生长,对市民正常生活造成潜在威胁。由于入侵物种种类繁多,入侵物种排查及防控需市民的支持。提醒广大市民切勿随意触碰,食用不明物种,发现不明物种及时上报农林及相关部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