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1日电 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今天下午在广州闭幕,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共同主持主持闭幕式。蒋孝严在闭幕式上宣读了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全文如下:
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2010年7月8日至11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
本届论坛以“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为主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声誉主席吴伯雄出席论坛并致词。两党有关方面负责人、台湾其它党派代表、两岸经济、科技产业以及文教、体育等各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四百余人出席。两岸有关部门主管人士作为特邀嘉宾和特邀专家出席论坛。与会人士缭绕加强两岸经济竞争力这一主题,就加强两岸新能源产业合作、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及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三项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举办了文化教导专题座谈会。论坛大会召开前,部分与会代表在广州、深圳等地进行了参访座谈。
会议认为,自去年7月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以来,两岸关系取得新的重要进展,持续保持和平发展良好态势。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全面实现,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积极成效,得到两岸大众的确定与支撑。两岸签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记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对两岸经济的未来发展将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开启了两岸交换合作的新时代。
会议认为,面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两岸应把握重要机会,积极应对挑衅,通过全面扩大和深化经济合作,加强文化和教导等各范畴的交换合作,共同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共同提升两岸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进两岸大众福祉和同胞情感,保护和扩大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与会各界人士经过充分交换研究,提出以下共同建议:
1、积极增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早期收获打算等尽快生效和履行,以利两岸产业和大众尽早受益。及时展开后续商谈并签订相干协议,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机制化过程。
2、推动两岸新兴产业全面合作。增进两岸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计划和产业政策的对接;通过计划领导、政策支撑、产学研共同参与的项目合作,摸索两岸产业合作新模式和新道路,提升合作程度。
3、扩大两岸产业合作范畴。持续实行两岸产业合作搭桥项目,鼓励双向投资,推动产业合作试点项目;深化在纺织、电子、精密机械、石化等范畴的合作;加强信息、生技、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车等新兴范畴的合作。
4、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两岸服务业竞争力。在金融服务、农产品物流、网络服务、观光医疗、电信增值服务等范畴加强合作,发明两岸服务业新价值,供给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5、加强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链优化整合。鼓励两岸企业通过共同投资、研发、生产及开辟市场等情势,提升产业技巧和制作才能,下降生产成本,加强产品核心竞争力。
6、推动两岸科技合作,进步自主创新才能。鼓励两岸共同建立研发中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联合的创新机制;鼓励两岸的科技园区、科研机构、高级院校就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合作;深化两岸技巧标准合作,建立沟通机制。
7、协助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领导大陆台商利用大陆实行区域发展计划和扩大内需市场的契机,调剂发展策略和市场布局;鼓励两岸中小企业施展优势,加强合作,加强应对市场竞争和适应技巧变更的才能。
8、加强两岸技巧、管理人才教导培训的合作。为太阳光电、风力发电、节能环保等产业供给高素质人才,提升两岸新兴产业技巧研发与创新才能。
9、建立两岸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节能车辆、先进电池、LED照明、光电产业等)交换合作平台。定期举办新能源、节能环保项目合作交换;扩大知识产权合作,共同推动产业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摸索联合组建专利数据库或建立专利允许合作机制;加强两岸氢能范畴的信息交换与学术研究;研商两岸企业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可行性;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点的产业系统和花费模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