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讯(记者 李凯 张佳 林通 朱雨桐)近年来,北湖新区以打造生态宜居的现代新城为目标,坚持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同步提升,片区开发与景区打造一体推进,城建项目与产业项目统筹布局,新区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系列报道《魅力北湖、生态新城》今天播出第二集《水墨丹青绘新城》。
【记者现场 张佳】:"我现在是在北湖新区景区。在我身后这一片湿地,草木葱郁、芦苇茂盛,不远处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白鹭、野鸭在这里栖息。生态宜人、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的北湖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来这里游玩。"
【游客】:"听说北湖现在建的不错了,过来看看吧,风景挺不错的,建的挺好的,整体环境挺干净。"
【游客】:"挺舒服的、挺漂亮、挺干净,环境也挺好,神清气爽,我们全家一块来的。"
【解说】近年来,北湖新区按照规划设计,以河湖湿地、城市森林、绿色景观为特色,在对自然生态保护修复的基础上,累计投资8亿元对北湖景区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已完成的景区一期工程,包括投资2.8亿元的北湖景区起步区,投资1.7亿元的生态湿地区和水质净化湿地工程。今年启动实施的景区二期工程,包括环湖道路及桥梁建设工程、环湖景观绿化工程、奥体生态公园工程等14个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
景区环境的变化离不开生态建设的大投入。承载着济宁生态新城梦想的北湖新区,将湿地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占地3800亩的老运河人工湿地净化工程已于2010年启动实施,每天可以承接中水7.5万吨。
【北湖新区规划分局副局长 杨宜东】:"它的功能是处理济宁污水处理厂的一级A中水,通过湿地净化以后达到地表3类水的标准,然后排入南四湖。目前这项工程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在工程建设同时我们注重了景观建设,种植多种花卉植物,把这块湿地建成了一个集休闲娱乐、水质净化为一体的多功能的湿地公园。"
【解说】北湖生态湿地的建设不仅改善了我市的生态环境,而且确保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水质安全。
道路、地下管线建设是新区发展的动脉。经过几年的努力,北湖新区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七纵七横"的路网框架形成了主干线相通、次干线相接、支路线相连的交通体系。尤其是几条纵向道路,与老城区完成对接,形成贯穿城市南北的主干道。
荷花路是通往北湖新区的一条主干道。与老城区的一些道路相比,这条路增加了一条宽阔的中央绿化带,而绿化带底下则是高标准建设的地下综合管廊。
【记者现场 张佳】:"我现在是在北湖新区3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内,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布满了各种通讯电缆,地下供水管道。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对美化城市环境,减少城市重复开挖,保障各种管线高效运行,提升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起到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
【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智能集成项目负责人 王树郁】:"目前,全区9.8亿元,完成北湖中路、荷花路等11条道路全长45公里的路网建设。"
【解说】同时,立足大城市、大交通体系,与路网相配套的桥梁建设也取得重大突破。南外环京杭运河桥、老运河桥、洸府河桥升级改造工程均已竣工通车;南二环连通桥北幅桥面已经连通,跨京杭运河特大桥已经连通并进入收尾阶段。
在路网桥梁建设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北湖新区大力推进道路绿化项目,坚持绿随路建,一石一木都精心挑选、精雕细琢,实现新区"一步一景、一路一景"。
【北湖新区园林局副局长 吕森】:"截至目前,共完成七纵七横道路中的8条道路绿化,栽植银杏、朴树、女贞、广玉兰等乔木17余万棵,完成绿化面积220余万平方米,使得北湖新区的城市品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记者现场 张佳】:"走在北湖新区宽阔的道路上。鲜花怒放、绿树成荫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绘就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北湖新区在展现生态宜居的同时,也处处彰显着现代新城的美丽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