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台 张明臣 乔石)泗水县作为纯山区、经济欠发达县,共有178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分布在山区。为做好脱贫工作,泗水县在对贫困户进行再识别的基础上,绘制扶贫信息地图,因户施策,挂图作战,强力推进精准扶贫。
圣水峪镇南仲都村位于泗水县南部山区,是省定贫困村,近几年村党委积极探索脱贫致富之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莓采摘大棚,并建起了仲都生态农业观光园。目前村里共建有草莓大棚51个,涉及14户村民,其中9户为重点扶持贫困户。
目前这9户村民的人均纯收入都达到了6000元以上,实现了稳固脱贫。2014年,南仲都村成功创建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今年又被确定为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
泗水县圣水峪镇南仲都村党支部书记姚洪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采摘期每天游客量最高达到2000多人,一般六七百、七八百人,这样我们村由过去的出门挣钱,到现在在家等钱,由外出打工到现在在本村打工,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从原来的133户贫困户,我们现在还剩22户,2016年之前,我们村将达到全部脱贫。”
按照3372元的省定扶贫标准,目前泗水县共有贫困户13954户,贫困人口28716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5.08%,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泗水县制定了县、乡、村三级扶贫方案,在全市率先完成了贫困户再识别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于9月份精心绘制完成了扶贫信息地图。
泗水县扶贫办公室主任马云河:“全县贫困农户、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个区域,以及贫困村主要采取的哪些帮扶措施,还有哪一年度派驻的哪一级的第一书记,都在这一张地图上显现出来了。”
依据这张地图,泗水县因人因地施策,多措并举,挂图作战,实现了每户都有帮扶人、每户都有脱贫方案和帮扶措施,做到一户一策,责任到人,推动精准脱贫。
泗水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范宇新:“切实把扶贫底数核清、把贫困原因摸透、把帮扶措施找准、把工作责任压实,做到精准管理,精准脱贫。下一步,我们将依据到村、到户的脱贫方案,发挥行业部门的优势,切实解决好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问题。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确保到2017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济宁新闻联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