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农们正在收获芹菜
齐鲁网青岛11月17日讯 初冬时节,芹香沁人。为一棵小芹菜建产业示范园和芹菜博物馆,连续7年举办芹菜文化节,把芹菜种子送上“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行航天育种……能享受这种“待遇”的,在全国整个菜类家族中恐怕只有平度马家沟芹菜了。
就是这棵享誉神州的小芹菜,敲响了全国农产品专营代理权拍卖“第一槌”,在当前不少家常菜“跌跌不休中,在各大超市仍然坐拥着最高每斤200元的身价,获得国家质监总局和农业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双料”认证登记,走进人民大会堂、登上中央电视台。可以说,从2003年马家沟芹菜在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马家沟”牌商标,到获得作为叶类蔬菜的第一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再到荣膺中国驰名商标,短短九年时间,马家沟芹菜已经成长为全国品牌蔬菜的典型代表。
生产——“原产地”价值的追寻与挖掘
马家沟芹菜的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明朝,马家沟一带就开始种植芹菜了。经过漫长的自然杂交、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品种。但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2002年时,李园街道辖区马家沟芹菜种植面积萎缩至不足300亩,市场价格每公斤0.4—0.6元,亩收入2000—3000元。
为保护、挖掘和开发这一地方名牌,2003年春,“马家沟芹菜品种资源保护及标准化技术研发”项目经青岛市科技局立项,由平度市农业局和李园街道办事处在东马家沟芹菜示范基地共同组织实施,实行定点繁育,并对马家沟芹菜品种逐年进行提纯复壮,按标准培育良种,从中选育出马家沟芹菜1号,也就是今天闻名遐迩的马家沟芹菜。
当时在平度市农业局蔬菜办工作的高成功说:“通过创新,依靠育良种、精栽培、鲜窖藏,铸就了马家沟芹菜‘天然、营养、健康、时尚’的卓越品质,让马家沟芹菜走出了低谷。”
育良种。通过提纯、复壮选育出的马家沟芹菜1号,其特点是叶茎嫩黄、梗直空心、棵大鲜嫩、清香酥脆、营养丰富,品质上乘。
精栽培。正宗的马家沟芹菜必须按照绿色标准生产,生长期内禁用化肥,不施农药,杀虫利用杀虫灯和黄板诱杀,甚至人工捉虫。为了提高芹菜的抗病能力和品质,还要让芹菜“喝”牛奶,即在生产季节喷施酸败牛奶。
鲜窖藏。马家沟芹菜有一道独特的工序,就是窖藏。通过窖藏,不仅拉长了销售周期,还让芹菜叶中的营养大部分回流到茎和根部,让茎部的营养更丰富、口感更加嫩脆清香。
国内媒体报道:100元一斤有原产地保护的平度马家沟极品芹菜心,相当于一盘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或者一瓶法国顶级松露油。马家沟芹菜与这些名品相提并论,显示了“身价”,也揭示了它们共有的价值特征——“原产地”农产品。
品牌——“马家沟”芹菜内涵的提升
2003年,为挖掘和培育这一地方特产,平度市在总结和反思多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教训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按照“企业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的思路,对马家沟芹菜产业进行培育和开发。先后成立了青岛琴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建立了青岛马家沟芹菜生产示范基地,注册了“马家沟”牌芹菜商标。
随着马家沟芹菜知名度的提高,许多消费者对马家沟芹菜青睐有加,但如何辨别是否是真正的马家沟芹菜,成为不少消费者心头的顾虑。“在流通领域,包装可以让马家沟芹菜与普通芹菜区别开来,也可以让马家沟芹菜身价倍增。”李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宝刚介绍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