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寒,农作物进入了稳定的生长期,村里农民不用再时刻牵挂着地头庄稼,农闲时节自由时间多了许多。但是今年羊山镇这个冬天的农闲不再像往年一样,街巷上很难听到民居传来的打牌吆喝声,农家书屋里却是一片繁忙景象。
“来给我找找这个《农业实用养殖技术》第三册,下个星期就还”,“把他看的那个书的第一册给我找找”……借书、还书、续借,各项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是在李庄村农家书屋里的现实场景。今年李庄村在包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新建了服务室,村里将其中最大的一间定为“农家书屋”,镇上文化站送来针对农村的大量图书,有农村文学,有家庭手工,有农业种养殖,甚至还有《教你在农村开网店当老板》此类电子商务书籍,极大的满足了村里农民生活生产的物质、精神需求。村书记为了给来借阅农民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从自己家中搬来的电暖风,屋里温度适宜,书墨飘香。村里农民对农家书屋的重视尤其从“三秋”生产后不断提高,在该镇“三秋”生产过程中,镇农机、农技等部门,联合金乡县农业局技术专家深入到乡间地头进行指导,手把手进行实地教学,彻底弥补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生产效率的提高是赢了农民信任,使该镇农民对科技、对文化有了亲身体会和重要认识。农家书屋成了“农闲”时节充电提高的最好去处,农民高涨的学习热情为年后的增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赵师奇)
马建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