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大宅门 南城老会馆
对应城北王府、宅门文化,南城拥有丰富的会馆文化。区划调剂后,新的西城区将会持续在已有的基础上,按照“低碳、宜居、科技、文化”的标准修缮一批会馆,使之成为承载和弘扬宣南文化的重要文化阵地。刘洋特别强调,会馆必定要体现公共服务功效,让百姓进得去。
“宣南文化将会以区划调剂为契机,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而实现传承与超出。”刘洋说。
区名虽消散 遗存永保存
行政区划调剂后,宣武作为一个行政区划的名称结束了它52年的历史,但已经铭记在人们记忆中的体现宣南文化特点的一些地区符号并不会随之消散。比如始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的白纸坊,驰名天下的大栅栏、琉璃厂,还有新中国成立后呈现的“宣武医院”、“广安门电影院”、“宣武艺园”、“大观园”等。
刘洋表现,西城区在今后将进一步做好包含地名在内的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工作,比如办好厂甸庙会,让饱含文化的历史记忆永存并得到新的发展。
本报记者 龙露
大调剂·商业
竞争更激烈 客流更密集
东单、西单是北京两条著名的传统商业街,两条商业街的商户重要集中在东单—东四、西单—西四一线,商业街直线往南不远分辨就是崇文门、宣武门商圈。此前因为“跨区”,东单、崇文门,西单、宣武门虽然在同一条直线上经营,相隔不远,却基础上各自为战,少有交集。区域合并之后,新世界和东方新天地,中友和SOGO将属于同一行政区,对此,商家广泛认为尽管竞争会更激烈,但还是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
西城区中友百货企划部梁小姐认为,城区的合并有利于交通的发展、居民的流动,能够吸引更多南城的客人来西单购物。更重要的是,两区行政的整合,会在将来商家运动或者户外广告的设计安排上更为机动。
崇文门商圈的新世界百货相干负责人也表现,目前新世界在朝阳、顺义都有开店,崇文区和东城区合并后,不消除今后有新项目会考虑进驻东城发展。
“合并对地处老宣武的商业企业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宣武天虹百货企划部经理黄育倩对记者说:首先,通过合并调剂后区域内空间资源的整合,未来区域划分将更为合理,交通道路将更加顺畅,这将为区域内商业企业带来更多的客流;其次,合并调剂后的经济计划,将吸引更多的投资项目;第三,合并调剂后的新西城将吸引更多媒体的聚焦,扩大区域内商业企业的影响力,推动核心区南北均衡发展。“我们目前还没打算去掉‘宣武’二字。”黄经理笑着说,“宣武区的名儿没了,这商场名字里的‘宣武’二字没准儿倒金贵了呢!”
京城老字号 根还在南城
众所周知,北京南城是市井文化、传统技艺的富矿。据记录,当年满清入关以后,为了便于统治,便把本来东西城的汉族百姓都迁到了崇文和宣武,于是就有了最早的南城文化、前门商业街。而南城也成为京城老字号最集中的地界。四区合并后,老北京的那些个老字号将面临怎样的发展?
“我们会抓住机会,合理开发增设店铺。”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义务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秀兰毫不粉饰自己的“野心”。她告诉记者,张一元起家是1900年在崇文区花市羊市口,发展则是在宣武,现在张一元在北京城区已经开设了100多家店了,“但坦率说,在宣武发展的店铺比较多,西城相对少一些,两城区合并为一,我们会考虑在西城增设店铺”。
王秀兰感叹地说,老字号的发展空间更广阔了,但不管往哪儿走,张一元的根还是在南城。
餐饮老字号 考虑加网点
以前北京的老字号饭馆和国营小吃店大都分属于东、西、崇、宣四城区国营饮食公司,之后有的整合改成了股份制。现在,西城华天、宣武翔达、崇文便宜坊团体成为各自辖区内的餐饮大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