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四区合并的局面,北京华天饮食团体和北京翔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均表现,今后发展空间更大了,会考虑增加网点布局。此前,西城华天的老字号门店多集中在城区内,因租金贵,地段不好找,个别门店发展受阻。
记者发明,其实不少老字号早已冲破地区限制,纷纷在区外开店。像西城华天旗下的峨嵋酒家刚刚在海淀区大慧寺开了家分店,烤肉宛、砂锅居把店开到了海淀,马凯餐厅也早就开到了宣武门西大街上。宣武翔达旗下的晋阳饭庄不仅在海淀、丰台开店,更是把店面开到了华天“地盘”的西城月坛。崇文便宜坊在丰台、海淀区开设的店面也比本店还要大。
“到竞争对手的地盘上开店。”业内人士认为,区域合并为餐饮老字号的发展供给了更广阔的空间,但不可避免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如果说以前双方还因为所在辖区不同有所顾忌,随着今后店面扩大更加方便,“贴身搏斗”的竞争不是没有可能。不过,对于爱吃老字号的市民来说,今后吃回老字号确定越来越方便。
词条
宣南文化
在2008年第七届宣南文化节期间发布的“宣南文化”定义,是迄今为止对宣南文化较为正确的概述,即:以北京建城建都起源地、明清时代的京师宣南地区为生长土壤,以琉璃厂、天桥、大栅栏为代表,以民情、市情、乡情为纽带,表现为北京市民和各地游子的都市生活方法,见证北京城发展、凝结北京人智慧的京味文化。
宣南文化所浮现的,是北京人都市生活的活泼画卷。以主体“人”所发明的文化形态的不同来划分文化内容,宣南文化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以营城建都的长久历史为代表的京城源头文化,以文人荟萃及其重大文化成绩为代表的士子文化,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厂甸庙会、天桥绝活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以大栅栏老字号经营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文化、以牛街穆斯林生活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等。龙露
两大商业街
穿越中心城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商业研究所所长赖阳表现,四区合并对于商业的影响将体现为三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整合商业资源。一方面可以整合国资商业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同时,原崇文、宣武两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大批的老字号品牌资源,中心城区合并后,有利于集中力量,支撑老字号企业的振兴与发展。
二是有利于优化商业布局。中心城中部分原属两区交界处的商业商务中心街区可以跨界蔓生发展,解决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施展聚合效应;同时有利于延伸南北商脉,在明清时代就存在的东单、西单、东四、西四基础上形成的,东单至雍和宫、西单至新街口的两条商业集中的大街,向南分辨和崇外、红桥商圈,宣外、菜市口商圈有望统一贯通发展,形成穿越中心城南北城区的两大商脉。
三是有利于提升政府服务。原中心城各区对支撑商业发展都有自己的支撑政策和措施,城区合并有利于取长补短,进一步支撑商业发展。
赖阳同时提示,合并后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对国资经营性公司不宜简略“合并同类项”,而应尊重经营主体品牌的特点、历史、文化,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定位,否则不是强强联合,反而会“1+1<2”。另外,合并后区域商业资源、发展空间更加丰富,更应当持开放的心态,鼓励商业资本的进入与输出,加快国有商业企业改制,鼓励民营和外资的发展,通过市场优化商业资源。
本报记者 杨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