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后,将有效杜绝推诿现象
环卫工作关系到一座城市的“脸面”,在济宁市现行的环卫管理体制中,济宁市环卫处这个角色显得有些尴尬:具体工作的环卫工人们属于各个区管理,环卫处的监管职能略显弱化。
目前,整条洸河路的保洁工作就被分成了三段,按照辖区管理的原则,分别由市中区、任城区及高新区进行管理。“这样一来,整条路的保洁标准也分为三个层次,在我们眼中,这条路的保洁就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市环卫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城区共有3800余名环卫工人,市环卫处只有30余名机关人员,负责监管工作,但不管人也不管钱的情况下,监管工作很难开展。职责及体制调整之后,对于一些主干道的环卫保洁工作而言,可以做到统一调度和管理,重点部位的环卫保洁工作也能得到加强。
与环卫工作一样,2010年城区体制改革时涉及到的市政、园林管理体制,此次也将进行细化调整。以火炬路为例,道路红线范围内的路面、绿化带的日常保洁,现在属于环卫和园林两家共同负责,环卫负责路面保洁,园林负责绿化带保洁,“如果空中飘着一个垃圾袋,落下来时掉进了路上,就是环卫负责,落在草丛中就是园林负责。”据介绍,而体制理顺后,环卫部门将对道路保洁全部负责,这就避免了两家推诿的情况。(记者 马辉 刘守善)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