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气温已降至零下,天寒地冻,从老家莱阳来青岛摆摊卖水果已经8年的盖恒仁、姜玲夫妇除了像往常一样出摊卖水果,还要忙着四处找房子,因为他们租住多年的潍县路43号院已列入了拆迁范围。
就在上周,随着潍县路启动片分户评估单价及房屋征收补偿方案的发布,中山路改造正式启动,老住户们终于盼来了曙光。而像姜玲夫妇这样的外来小商户们却不得不面临再次搬家的折腾,找个房子倒不是最麻烦的,他们担心的是自己摆摊做小生意的市场还能否照常干下去。记者日前再次走访潍县路、四方路一带,听听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对当前及未来生活的打算。
场景一
租住房要拆他们忙腾房
出场人物:烟台莱阳的盖恒仁、姜玲夫妇
由于年久失修,潍县路、博山路、四方路一带的老楼院已经破损严重,失去了原来的风貌。潍县路沿街两三层高的老楼墙皮或脱落或泛黄,涂着油漆的红窗显得越发古朴,还有镶着暗红色瓦片的屋顶。
潍县路43号院是其中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二层老楼院,只有一条巷子,院儿不大。尽管如此,院内私搭乱建的小房子还是非常多,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挨一个。从老家莱阳来青岛四方路摆摊卖水果已经8年的盖恒仁、姜玲夫妇住在一楼一间只有12平方米的小房子内。为了做饭,门口搭了个厨房,这么一来,姜玲家就有个二道门,正好将寒气挡在了门外。“这院子里就十多户,只有二楼上一个大爷是老住户,其他的都是像我们这样出来打工或做小买卖的外地人。”盖恒仁说。
走进他们的家,尽管是白天,但依然需要打开灯才能看清楚。记者抬头看到,老屋墙皮已经酥软,直往下掉,还有的已经露出了砖头和木结构,只好张贴明星海报来遮丑。右边一张双人床占去了房间的大部分,上面还有个吊铺,吊铺上放着装水果的木架子,左边两个破旧的五斗柜摆满了锅碗瓢盆等生活日用品,中间是一个低矮的小桌子,桌子上吃剩的饭菜用罩子罩着,旁边放着两个马扎子。看到记者惊讶的表情,盖恒仁说:“我们就是出来讨生活的,早就习惯了,没觉得多苦,而且离市场这么近,价格也便宜,房东每月只收100块钱的房租,权当让我们在这儿守着这房子。”
老盖说:“看拆迁公告上说,这次启动的就这一圈三角地,其他路段的还要慢慢来,所以我打算还在这一带租房住,搬其他地方怕不习惯。”老盖看来,找个合适房子并不难,他们最担忧的是黄岛路市场的未来。
“这个市场很多年了,据说十几二十年前是最火的,但我们八年前刚来的时候也挺不错的,人气很旺。”姜玲说,经过多年的奋斗,两口子把儿子供上了大学,在老家也盖了大房子。但这两年市场滑坡得厉害,很多人搬走了。如今中山路片改造正式启动了,评估价和补偿方案都公布了,但就是迟迟不见改造方案,究竟怎么改,怎么建,不光老住户们关心,沿街的商户们更是关心。“我看这市场不能拆,我听很多老青岛人说这片将规划成商贸区,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不过眼下买卖确实不好做。”姜玲说完这话最后又补了一句,“真要拆了,那我们只能回老家了。年纪大了,不能再这么没日没夜地干下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