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闯黄灯”之争 视频来源:山东卫视《调查》
齐鲁网1月6日讯 据山东卫视《调查》报道,有 “史上最严交规”之称的新交规自2013年元旦开始实施,新交规实行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月2日,公安部交管局表示新交规的实施,初步显现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识的积极效果,同时交通事故大幅下降。但是,新交规中的有些规定却引发了一轮热议,尤其是“闯黄灯一律扣6分”这一条,引发了争议。
2012年10月8日,公安部发布了新修订《机动车驾驶证的申领和使用规定》以及《机动车登记规定》。修订后的新规加大了对一些交通违法行为处罚的力度,比如对于不按规定悬挂号牌,酒驾,超速50%以上等行为,都开始实施记12分的严厉处罚。而新交规中,对“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也从之前的记3分提高到了6分。就在新交规实行前三天,2012年12月28日,新华网发布了名为《公安部详解认定抢黄灯情形》的报道,报道中说,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黄灯信号的作用是净空交叉路口,使已经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在黄灯期间快速通过。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未越过停止线的车辆不得通行。因此,抢黄灯同样属于不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的违法行为。但是考虑到车辆制动距离、安全车距等因素,当黄灯亮起时,只要机动车车身任何一部分已经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不应当认定为抢黄灯。
这一措施从公布起,立刻引起了网友的意见反弹,有人说这就相当于,如果机动车驾驶员闯两次黄色信号灯,就要被记12分,重新进行理论学习。
对于“闯黄灯”进行处罚这一规定,网友存在一些疑问和异议,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点:
疑问一:黄灯的功能变了吗?
对此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黄灯亮起时,只要机动车车身任何一部分已经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不应当认定为抢黄灯,未越过停止线的车辆要停止通行。这位负责人说,黄灯原本是对司机以警示、对交通以缓冲。之所以做出如今的规定,是因为近年来在黄灯时区内发生了不少交通事故。而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意识,甚至使原本是警示灯的黄灯变成了“加速预告灯”.“抢一秒,毁一生。”抢黄灯也许节省了几秒甚至是一秒,但可能就会发生车毁人亡的惨痛事故。必须提醒广大驾驶人,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驾车通过路口时一定要遵守交通信号,保持安全间距,不闯红灯,不抢黄灯。
疑问二:处罚“闯黄灯”易致追尾事故?
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认为,机动车行至交叉路口或者人行横道之前,就应该履行减速缓行、停车让行的义务。网友反映的“刹不住车导致追尾”的情况,很多都是没有履行上述义务的违规行为。一般情况下,在路口时速度应不超过每小时30公里。如果是在这个速度范围内的话,只要驾驶人注意力集中、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行经交叉路口时减速慢行、谨慎驾驶,“抢黄灯”和追尾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疑问三:倒计时信号灯能否推广?
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是否设置或者改建倒计时信号灯,各地应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机动车数量、交通流量等情况决定。公安交管部门将认真听取意见,积极采纳、不断改进。据了解,目前,倒计时车行信号灯主要是在采用固定放行时间的路口使用,因为这些地区交通流量相对少,通过率也固定。而智能红绿灯更多的是在交通流量相对多、通过率不太固定的路段。
疑问四:为何各地“抢黄灯”处罚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