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个高于、三个提高
指主要经济指标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域经济综合排名要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和亿元以上大项目投资增幅要高于周边兖州市平均水平,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着力提高城兖州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2、县域经济倍增计划
指2012年起各县兖州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经济指标增幅要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增幅,薄弱县三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翻番,强县四年实现翻番。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所有县兖州市区地方财政收入全部过10亿元,半数超过20亿元。
3、"1351"百千亿工程
是兖州市确定的工业经济主导产业梯次培育工程,适用于兖州市级层面、县级层面和骨干企业,在不同层面分别代表不同指标体系。在兖州市级层面,重点培育机械、化工、煤炭、食品医药、新能源、纺织服装、造纸、冶金建材、电力、新信息十大产业。到2015年,新信息产业过100亿元,专用汽车、汽车配件、矿山机械、调味品、医药、光伏、电动汽车、LED、冶金、建材10个子行业过300亿元,造纸、冶金建材、电力3个产业过500亿元,机械、化工、食品医药、新能源、纺织服装、煤炭6个产业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十大产业总体突破万亿元。围绕实现上述目标,确定在每个产业集群重点扶持一两家龙头企业,建立起兖州市级领导帮扶制度,对重点产业集群,一条产业链建立一个兖州市级领导牵头的帮扶班子,成立一个由龙头企业牵头的行业协会,制定一套量身定做的扶持方案。
4、信息化行动计划
从2013年起三年内在十大产业实施百家利税过千万元企业信息化示范,万家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达标,万家中小企业信息化提升。
5、中小企业"百家成长千家培育工程"
从2013年起每年选择300家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的中小企业为"百家成长"企业,作为兖州市级扶持重点;选择1000家有发展潜力、优势特色明显的中小企业为"千家培育"企业,作为县培育重点。
6、"三河六岸"开发
"三河六岸"是指洸府河、梁济运河和古运河三条河及周边沿岸地区。"三河六岸"开发总规划面积128平方公里,主要对"三河六岸"的土地进行一级开发整理及项目建设,旨在做好水文章,彰显水城特色。
7、渔业转型升级"六大工程"
即湖区生态渔业建设、渔业品牌提升、现代渔业园区创建、采煤塌陷地水域渔业复垦、渔业龙头企业培育和渔业发展环境保障"六大工程"。
8、百镇建设示范行动
指2012年省政府确定在全省重点打造100个省级示范镇,在金融服务、用地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兖州市共有8个乡镇列入扶持范围,同时兖州市确定鱼台、金乡各一个乡镇为兖州市级示范镇,享受与省级示范镇同等扶持政策。
9、"四位一体"养老经验
指兖州市2011年以来首创的地方特色典型经验,即兖州市县建社会福利中心、乡镇建敬老院、城乡社区建互助养老院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会兴办民办养老机构,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10、国内人才集聚"百千万"工程
是兖州市引进国内人才的重要举措。主要是着眼实现人才流向由机关事业为主到企业为主转变,人才引进方式由传统引进到以项目、平台等人才工程为抓手集聚转变,围绕四大千亿级产业、六大优势产业及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壮大,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为企业引进百名博士、千名硕士,培养引进万名技师。
11、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指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自2011年起利用3年时间,全兖州市新改扩建公办和公办性质的幼儿园801所,在园儿童总数达到23万名以上,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