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一大早突然下起大雪,气温低于3摄氏度。
虽然才上午9点多,但来解放路农贸市场里置办年货的市民开始多了起来,叫买声、还价声此起彼伏。“芹菜多少钱一斤?”“有没有新鲜的山药?”……在靠近门口的一个蔬菜摊位,蔡老板一边回答买菜人的问题,一边忙着给已经买好菜的人称重量算账,忙得不亦乐乎。在他不小的摊位上,摆放着的芹菜、菜花、西红柿等各类新鲜蔬菜,坏叶子被摘掉了,菜上的泥土也洗干净了,一样样码放得整整齐齐。
记者随执法人员来到市场内家禽及肉类销售区。到了赵家牛羊肉的摊位,一位执法人员认真检查经营者有关证照是否齐全及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另一位则仔细查看正在售卖的牛羊肉质量是否合格,认真询问商品货源、价格等情况。临走时,执法人员叮嘱经营商户:“马上过年了,你们必须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否则的话真是得不偿失!”边走边聊,市工商局市中分局市场科科长徐昕南介绍说,出售家禽商贩们必须出示动物检疫部门的检疫合格证明,肉类商贩也必须出示肉品质量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才能进市场销售,确保进货来源以及商品检验检疫报告等凭证规范、完整,确保食品安全责任全程可追溯。
上午10时许,执法人员驱车去往城区一家新开的大型超市。在车上的空闲时间,记者与消保科科长霍长斌攀谈起来。记者说:“现在市民群众买生活必须品,还是信赖超市,因为我们相信各大超市在进货时都严把食品质量关,食品市场安全系数也大大增加,这与工商执法人员的严格执法是分不开的!”“嗯,应该是这样,如果检验不合格,我们会立即要求商家将其下架销毁。另外,我们平时也会专门组织超市食品专柜负责人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提高他们自身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一走进超市,我们就被超市里浓郁的节日气氛所感染:广播里放着喜庆欢快的歌曲,货架上码放着琳琅满目的年货,各类必备生活物资一应俱全。霍长斌和张志强从事工商执法工作多年,对食品的检查细节及需注意的地方早已了然于心,他们直奔分装食品柜台对散装食品进行抽样检查,并要求超市负责人出示食品质量检测报告及质量认证书。霍长斌拿着一个面包向记者介绍:“每拿到一样食品,我们要首先要看食品的外包装上是否标示厂家、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查看食品是否霉变等,如果用了食品添加剂,包装袋上必须明确注明添加剂的名称。另外,我们还要向商家了解进货渠道是否正规,要商家出示厂家给他们备案时提供的厂家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合格证等等。”在此次抽查的最后一站,正在某批发市场采购的范大爷说:“俺就在这附近住,来这买东西最方便。经常看见这些工商执法人员来市场转悠,俺买东西真是放心了不少!”就是因为执法人员经常不定期地在市场上巡查,商贩们也变得更自觉,给食品掺假的现象越来越少。
每逢节假日,反而是工商执法人员更忙的时候。为确保食品安全,他们加大了对各个超市、农贸市场的巡查检查力度,对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相关的粮、油、蔬菜、饮料、糕点、肉制品、奶制品、水产品、儿童营养品、调料、酒类等重点进行专项治理检查,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过期食品、“三无”食品、无证无照销售烟花爆竹、以次充好等各种违法、违章行为依法进行严厉查处,对缺斤短两、掺杂使假、危害人身健康、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将严厉打击。据了解,春节期间,他们也安排了执法人员轮流值班,接听12315投诉热线,接到投诉后,执法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赶到现场。就像执法人员张西军所说:“食品安全问题是条‘高压线’,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我们不敢疏忽!”
有了这句“不敢疏忽”,咱老百姓对入口的食物才有了更多的放心和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