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的一天,河南新乡一间烟雾缭绕的民宅里,“刘大师”正在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为一名当地农民算命,只见“刘大师”抬起一双干枯的手,正要指点迷津,“咔嚓 咔嚓”的两声,一对手铐出现在了大师的手上,暗中观察多时的济宁便衣民警,将他“送到”了开往微山的汽车上……
少女失踪 家人报案
1987年5月,王建和父母都为一件事寝食难安,妹妹王妮已经离家两天了,他们和村里人几乎把妹妹可能去的地方都找遍了,但仍一无所获。一种不祥的预感萦绕在他们的心头,不能再等了。一家人商议后,向当地公安机关报了案。
王建在报案时告诉警方,妹妹王妮19岁,平日在自己开的一家杂货铺帮忙,前两天王妮告诉哥哥,准备去批发市场进货,顺带着将家里制作的鞋刷子拿到市场上出售。妹妹平时聪明能干,隔三差五经常帮王建到批发市场进货,王建也就没多问,让妹妹去了,谁知这一别竟是兄妹俩的最后一次见面。
到了晚饭时间,家人始终不见王妮回来。哥哥担心妹妹,便来到市场寻找,但始终没有找到王妮的身影。平时王妮进货从来没有出现过一夜未归的情况,心急如焚的王建和父母无奈之下,发动同村的村民一同到附近寻找,王建自己专程借来一辆摩托车寻找妹妹。这样寻找两天后,却没有王妮的任何消息。
小小鞋刷子 牵出嫌疑犯
王建报案没几天,任城警方接到群众报警,在城郊结合部的一条小河中,发现一名少女尸体。经过仔细勘察,警方断定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死者系生前遭受性侵犯后,被人杀死装入麻袋抛尸河中。
寻找尸源的工作随后展开,分析死者的体貌特征与前几天王建报警中提到了女子一致,任城警方与王建一家取得了联系。一家人几天里苦苦等待王妮消息,接到电话后,非常紧张。当他们赶到这个小河旁,见到这具女尸后,全家人几乎瘫都倒在地上,虽然之前做过最坏的打算,但他们怎么都不会将活泼可爱的王妮,与躺在现场的女尸联系在一起。
据当时一名办案民警回忆,虽然这起案件已经过去了二十五年,但他仍然对这个案件印象十分深刻。他说,当时他已经上班五年了,但从未接触过如此残忍的杀人案件。
经过进一步勘查,专案组在现场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结合对现场遗留物分析,和对周边目击证人的走访,他们通过大量的串并案和对以往有劣迹人员的摸排工作,专案组逐渐锁定了微山县马坡乡村民孙羽。
锁定目标后,专案组民警会同微山公安局民警,身着便衣来到孙羽居住的地区继续侦查,将在孙羽家中的鞋刷提取进行对比,发现孙羽家中的鞋刷子就是死者生前销售的,便衣民警还在孙羽家中发现了王妮的一些遗物,根据这些资料,办案民警进一步确定,孙羽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嫌犯潜逃消失踪影
尽管经过缜密侦查,专案组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但是由于当年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之孙羽狡猾多疑的本性,致使随后的抓捕工作没有成功。专案组发现孙羽外逃后,后来又实施了数次追捕工作,但是狡猾的孙羽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了音讯。
与专案组民警一样被这起案件困扰的还有受害人的哥哥王建,案件发生以后,王建和家人就一直被痛失亲人的痛苦折磨着。王建对妹妹的离世有一份特别的歉疚。家人责备他不该开这间杂货铺,说如果他不开这个杂货店,王妮就不会外出进货遇害。顶着家人的反对,王建还是将杂货店开了下来。
从逃离微山那天起,自知罪孽深重的孙羽早已决定永远不再回来,也正是这个原因,在以后警方组织的多次抓捕都一无所获。
自2012年山东省公安厅开展缉捕重大逃犯专项行动以来,孙羽一案被摆上了微山刑警的重要工作日程。命案必破,杀人逃犯不抓,命案就谈不上侦破。尽管坚定了不拿孙羽誓不收兵的决心,但是真正拿到了这个任务以后,负责案件侦破的抓捕民警,还是真切地感到了这项工作的难度。案件已经发生二十五年了,孙羽如果尚在人世,面部一定发生了重要改变,很多过去的线索也已经无法追寻、无法查证,破案的难度可想而知。屡次逃脱的孙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反侦察经验,他的身份或许也已经被漂白,这些不利情况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难以预料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