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中国名楼协会一行13人对太白楼进行了考察,并接受了由李白纪念馆馆长提交的一份入会申请。自此,太白楼走上“申名”之路,意欲与黄鹤楼等齐“名”。
据太白纪念馆的馆长相力介绍,太白楼原为唐代开元年间的一家贺兰氏酒楼,因李白常在此饮酒赋诗而得名,经历代修葺,延存至今1200余年。“在济宁,太白楼是彰显唐代诗人李白文化史迹的最突出最集中的典型代表,就全国来看也是独一无二,举足轻重的。”相力认为,太白楼,是历史赐给济宁的一份得天独厚、内涵丰富的礼物。在李白63年的人生旅途中,李白寄家济宁23年,因此,济宁又被称为李白的第二故乡。
今天的太白楼,是1952年在高约4.5米的原州城墙旧址上重建的,沿续了民国式建筑风格,座北朝南,七开间,为两层重檐九脊歇山式砖木结构建筑。
中国名楼协会是一个旨在发掘名楼文化底蕴,组织名楼保护、研究课题和文化研究交流等学术活动,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历史文化名楼的保护和利用的专业社团,对加强中国文化名楼间的合作、保护、互相宣传、资源共享,光大名楼文化、塑造名楼品牌具有重要的作用。
李白纪念馆相力馆长向黄二良副会长递交了太白楼加入中国名楼协会申请书。黄副会长表示,协会将认真讨论太白楼的入会申请,并争取太白楼早日加入名楼协会的行列,以光大名楼文化、塑造名楼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