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蔡祥珍
伴着和煦的春风,走进漕河,关于“漕河好人”的话题总是讨论不休,“高泉岭?嗯,嗯,知道,罗店人,能这样照顾自己的大爷这么多年真是好人!”“刘扬书?薛朱刘村的,他呀,致富不忘众乡亲,也是好人!”在镇驻地农贸兖州市场前来赶集的人们正欢快的聊着,“漕河好人”的文明之花也开遍了该镇31个村的大街小巷。
漕河镇为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在全镇深入开展首届“漕河好人”推荐评选活动,涌现了一大批乐善好义、见义勇为、明礼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小等道德模范人物。经过严格评选,高泉岭、刘扬书和漕河镇爱心捐资助学协会被评为的首届“漕河好人”。
远离家乡的高泉岭对村里各项事务都非常关心,乡邻们谁家有困难都尽力帮助,对80多岁的伯父更是关怀备至,每月给老人300元补贴生活。去年9月份,老人突发严重脑溢血,他撇开生意专程从辽宁赶回来,坚持出钱为老人住院治疗并亲自照料,一场手术下来就花了几万元,老人的生命是保住了但是却成了植物人。为了老人的生活,他每月出资3000元,把老人送至兖州市乐龄福院,并经常赶回来探望,确保老人能得到精心的照料。致富不忘众乡亲的刘扬书,十多年来,坚持把养殖技术教给众多养猪户,带领群众致富,并无私资助了众多乡亲。因在外打工而胳膊受伤的刘扬光,生活不便,刘扬书掏出2000元钱帮他购买了农用三轮车,并无偿提供猪苗,进行家庭养殖。村民朱茂振养殖了30多头母猪,在刘扬书提供技术、开拓购销兖州市场的帮助下,已拥有了百余万元资产。他还坚持在公益事业方面回报社会,村里更换变压器,他出资5000元;村里硬化道路,他出资1万多元;好媳妇、好婆婆评选,他连续多年承担所有费用;无偿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贡献5万多元,不要名利,无怨无悔。2012年5月,漕河镇爱心捐资助学协会,在兖州市人大代表张胜学、杨红卫、政协委员张福水等企业家的倡议下成立,由该镇各界爱心人士组成。在协会的统一组织领导下,会员单位及个人踊跃捐资捐物、捐衣捐书,唤起了全社会对贫困学生、孤残儿童、留守儿童的关心,给予他们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协会坚持严格救助程序,筹集的善款专项用于每年“六一”、大学新生入学、春节时对贫困学生的救助。协会成立以来,全镇参与救助活动人数累计达200余人,受到救助贫困学生累计达270人,救助资金达120000元,捐助实物2000余件,形成了关爱救助长效机制。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漕河好人”正在漕河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我们身边的漕河好人,在漕河土地上次第开放,从个体到群体,从现象到风尚。漕河好人所展示的道德高度,也体现了漕河人的价值追求。“漕河好人”释放的道德正能量,引发了全社会强烈的思想共振和情感共鸣,学好人、做好人已成为三万漕河人的自觉行动,为推动全镇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深厚的道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