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宁,城区的夜晚总是特别“亮”,尤其在交通路口会车时,很多车主都会将‘汽车大灯’打开,眼前一片白晃晃,根本看不到对面,一时间很难控制好行车的安全距离,不易辨别道路中间的交通安全线,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网友“哆奇啵”如此讲道。
网友提及的汽车大灯,也称汽车前照灯、汽车LED日行灯,是车辆不可或缺的“眼睛”,关系到一个车主的外在形象,与夜间开车或坏天气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紧密联系。然而,很多司机或者市民却因为它遭遇着马路行驶的“不安”甚至车祸。日前,记者通过网络、现场调查发现,很多车主不仅喜欢在会车时开“大灯”,在正常行驶中也喜欢开着大灯“招摇过市”,给公路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多的隐患。
机动车驾驶人:
开远光灯是为了看得更清楚
记者对网上的一个车友群群友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
车友“骑士”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私家车主,车上虽然安有远光灯,平时也有使用远光灯的习惯,但通常都是在野外使用,很少在城区内使用,并且对人们在城区内使用远光灯非常反对。
车友“在水一方”、“深蓝”、“倾听”都表示,他们也都是拥有私家车的车主,偶尔会在会车时使用远光灯。车友“艳子”告诉记者,平时自己很少用到“大灯”,也就是在会车的时候会闪两下,提醒一下对方。“深蓝”表示,自己很气愤在市区内用远光灯的人,觉得他们很不道德。
但车友“鲁波”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开着大灯行驶,原因是“看得清楚”。“有时候路灯不是太亮,有时什么也看不见。”车友“小山东”告诉记者,自己一直都是开着远光灯驾驶的。“小山东”的说法引起了群友的一些“辐射效应”。“天蓝蓝”回应说:远光灯会照得对方车子看不清楚,当心别人撞上你。而且市区有路灯,不会看不清楚的。
市民:
汽车大灯将老人晃晕撞上了护栏
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她现在平时很少开车,尤其是夜间。因为,很多城区内的私家车主都很没“公德”,开着“大灯”招摇过市,有一次,车后面有人开着远光灯,照得后视镜反光刺眼,没办法,她只好关了后视镜,车速降到最低,以“龟速”行驶在机动车道上。同时,她也把开大灯的车压在了身后,不得不跟着她慢慢的往前挪。“前段时间,我遇见一位老人晚上开着电动三轮车遇见一辆汽车,那个汽车车主开着大灯闪烁不停,示意老人躲闪。但老人的眼睛被强光照射,根本看不清楚,在慌忙地躲闪中撞到了路边护栏上,致使面部骨折。”市民陈先生气愤地说,一些司机遇到对面有车或人时,这样子闪大灯的用意实在让人愤怒!
私家车主李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平时没有在城区开远光灯的习惯,但他看到有很多人喜欢在城区内开着远光灯,更有甚者是氙气灯,隔着很远就能看到两团刺眼的亮光扑来。
汽车灯饰店:
短短7个月,60多人改装了氙气灯
之后,记者以私家车主的身份,暗访了城区内一家专门为汽车改氙气灯的汽车灯饰店。记者了解到,这家店自去年10月份至今,短短7个多月时间,已为60多位客户改装了氙气灯,而氙气灯的价格从200多元到600多元不等,全部改完可能需要800元到3500元。
店内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汽车改装氙气灯后,将很大程度上提高车灯的亮度,有些灯能达到提高300%的亮度效果,且不散光。但如果在城区内开的话,对面来车或人开这种大灯会照得对方睁不开眼。“在市内开车最好还是少开这种高亮度的灯为好。”汽车灯饰店负责人讲道。
官方回应:
不是不查,是取证难
“交通法有明文规定,夜间行车时距对向车150米以内不得用远光灯,改用近灯或小灯。若遇到不遵守交通法规的驾驶人使用远光灯,应尽量使自己的视线远离对向车远光灯的明亮光线,减少眩光感,减速行驶并注意避让右侧行人、自行车。”济宁市交警支队法制科副科长王子坤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