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来到漕河镇后邴村,看到家家门前干净卫生,户户院落整洁有序,条条胡同焕然一新,绿化树木掩映成趣。“现在村里环境一天比一天好,基本和城里没啥区别了。”如今,这已成为后邴村村民的共同心声。
党员义工做表率
今早,老党员徐衍明又起了个大早,只见他拿起扫帚,推着家里的三轮车就出发了。不对啊,这不像是下地干活啊。对,的确不是,老徐是要去打扫卫生。那老徐是村里的保洁员?也不是,老徐这是义务劳动,不拿工资的。
该村在环境卫生整治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成立了党员义工环境卫生服务队,22名党员包街道、包片、包胡同负责环境卫生整治,并对所包街道上的绿化树木进行修剪。服务队每周活动2次,周一、周四对所认领的街道彻底打扫一次,适时对所认领的绿化树木进行修剪、除草、喷药。党员义工的义务劳动受到了村民的广泛欢迎,也成为连接党和群众的纽带,在党员义工的带动下,全村老少齐心协力环境整治越来越好。
巾帼英雄展风采
在后邴村转一圈,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家家户户窗明几净,院内院外整洁有序。在村民徐大嫂家,笔者看到屋内屋外都是一个样:干净卫生、井井有条。徐大嫂说,现在村里人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男同志外出打工,我们妇女在家利用闲暇时间整理整理卫生,要是有人卫生没搞好,不仅自己觉得别扭,别人也会指责。
在村委会的一个公示栏前,一张家庭环境整治考核评分表十分醒目,每家每户的环境整治成绩一目了然。该村支部书记徐永帅说:“家家户户‘晒’环境整治的成绩,就是我们村环境保持干净整洁的秘笈之一。全村130多户全部按序号排列,每月的成绩都上墙公布,评分内容分庭院卫生、室内卫生、前后道路等。”这张环境整治评分表就是该村环境状况的直观反映,也使该村环境整治工作由“让我做”变成“我要做”,极大地调动了妇女同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民袁井真说,“通过公开打分成绩,大家不仅对环境整治有了更深的认识,参与这项工作的劲头也更足了。”
创新机制保长效
“村民是村庄环境整治的直接受益者。只有建立村庄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让村民主动、积极参与,让他们成为美丽家园的重要建设和维护者,才能让村庄更美丽。”镇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后邴村制定了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办法和奖惩措施,建立了环境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制度并与村民签订了“门前五包”责任书。这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制度,不仅健全完善了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而且帮助村民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结合道路硬化后的配套建设该村认真制定了绿化美化实施方案,做到提前规划,提前布局。做到道路硬化到哪里,绿化美化就到哪里,环境就整治到哪里。并建立了长效环卫机制,配备2名专职保洁员,对日常环境进行有效维护,靠上抓环境卫生,健全完善并高效运行“户集、村收、镇运、兖州市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机制,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根本性改观。(蔡祥珍 彭立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