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济宁地区而言,矿产资源还不止于此。王建宇说:与国内大量出现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不同,“济宁市1.1万平方千米土地,有一半土地的下面是煤矿!”也正因此,济宁是全国重点开发的八个煤炭基地之一。同时,济宁的铁矿储量达到50亿-80亿吨,这在工业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的今天,可谓是难得的资源。
济宁还有一个难得的综合优势,王建宇说:“济宁的水、电价格在全国来讲都属于便宜的。”而这正因为本地丰富的水和煤矿资源,火力发电是本地主要的电能来源。
但是,对未来的投资空间而言,随着政府对资源开采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大的投资机遇还在于对各种资源的精加工上。从资源到水、电,产业集群的优势已经具备,选择怎样的精加工、深加工商机,就看投资企业的智慧了。
靠“原材料”发达的时期已过
关于投资济宁的具体形式,王建宇说:目前主要有两种投资方式。一是随着国家对土地指标控制得越来越严,圈地建厂的成本越来越高,所以许多大企业来济宁投资时,选择了合作或者合资的经营方式。比如:一款知名的矿泉水饮料品牌,直接在济宁与当地企业合作、贴牌生产,产品也销在济宁。如此,投资和运输的成本都降低了。
另一种投资方式,则是股权投资。目前济宁有不少处于上市前期的企业,尤其在济宁高新区有许多优质企业资源,非常欢迎投资公司进行股权投资,推动企业上市。
到一个地方投资,一定要关注本地的投资政策,对济宁而言,王建宇介绍到:济宁的投资优惠政策主要是达到一个标准后减免地税。比如:一亩地投资600万元以上,三年减免部分地税。
而济宁市最大的投资政策变化,则是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作为资源型城市,济宁对产能过剩产业、污染性产业,以及纯粹资源开发型产业的控制力度越来越大。可以说,企业未来在济宁的商业机会,主要存在于拉长产业链链条的过程里。
其实,这与济宁市文化产业投资的机遇是一脉相承的,靠“原材料”发达的时期已经过去,发展延伸产业、开发产业集群,才是投资济宁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