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鲜蒜上市了,经常逛菜市场的市民欣喜地发现,鲜蒜的零售价才1.2元/斤。而在大蒜原产地金乡县,距离鲜蒜大量上市的日子越来越近,在各种信息漫天飞的南店子,却让今年的大蒜市场形势有些扑朔迷离。一边是去年赔得一塌糊涂的蒜商,一边是今年怕重蹈覆辙的蒜农,今年,大蒜总产量增加已成定局,蒜商和蒜农们却毫无信心,对今年的蒜价预期都异常低。
数百人泡在南店子渴望“翻盘”
18日上午,老家湖北的蒜商老高的表情和当天金乡阴霾的天气一样,愁眉不展。在被称作大蒜华尔街的金乡县緡城路的街角,没有咖啡,没有酒吧或茶座,一切异常简陋,和老高表情相似的数百人聚集在这里,满地都是他们扔掉的烟屁股。
大蒜主产地南部的一些地方,早熟蒜已经开始上市,再过上几天,主产区的大量鲜蒜也要集中上市了。老高说,他去年赔惨了,现在手里还压着一些蒜舍不得出手,但“赔到发惨”已成定局。
“天天泡在这里,所有积蓄都压在里面,根本没心思回家,我来这里和所有扎堆此处的人们一样,都渴望从芜杂的信息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老高说,去年他感觉大蒜总产量减少,于是赌了一把,先后收了400多吨大蒜,均价3元/斤,而过了春节之后,大蒜价格一路走低,到现在降到了1元多钱/斤的价格,根本没法出手。
来自江苏的蒜商老张说,毕竟新蒜就要下来了,之前很多消息说,今年的种植面积、亩产均比去年高,大家对今年大蒜价格的预期都要低。“去年赔惨了,100万元投进去,现在能收回来20万元就不错了。”老张告诉记者,去年收蒜的成本高,每斤3块多钱收的,年前感觉3元/斤的售价不赚钱,就一直等待着,结果春节后就一路下滑。“差不多就出手,争取再低价收些新蒜,弥补一下损失。”
这就是属于大蒜交易的场景,每天清晨,緡城路南端,一辆接着一辆的小车停在路旁,前来打探信息的各路大蒜储存商、蒜农和经纪人汇集于此,或三五成群,或不停地拨打着电话,对于多数人而言,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跳出这个轮回。“总感觉赚的是小钱,赔的是大钱。”一位来自东北的储存商说。
新蒜快下了,还没人来定冷库
靠近緡城路的一条小街上,两边林立着上百家冷库,往年这个时候,冷库老板们或许已经因为找到了储存商而松了一口气,而今年,由于大蒜价格走低,老蒜和新蒜之间的一场价格暗战还在悄然进行着,冷库主的脚步也乱了……
不少冷库的老蒜已经售罄,在金兴达冷库,冷库主孔庆本告诉记者,前几天1700多吨老蒜就全部卖完了,储存商赔得很厉害,但是不卖的话,风险更大。这家冷库周边的几家冷库也都腾空了,等待着新蒜的入驻。
事实上,事情并非会这么顺利。孔令本告诉记者,往年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开始抢着定库,可是今年却一点动静没有。“手头有老蒜的千方百计找买主,今年听说新蒜量不小,更不敢跨年卖,今年的价格不明朗,蒜商们也是异常谨慎。”
“去年蒜商赔,今年要让蒜农埋单。”在南店子,一种不和谐的声音传了出来。对此,金乡县李阁乡骆庄村的蒜农骆德岭有些不高兴,他告诉记者,这几天鲜蒜的收购价也是一路往下掉,从前几天的1元钱/斤,已经跌到了七八毛钱/斤,按照这个价格,今年肯定赔大了。
骆德岭告诉记者,去年他以每斤3元钱的价格卖出了6亩地大蒜,今年他的预期急速下降。“按照现在的价格,赔钱是铁定的,但是按照往年的情况,放到最后成了干蒜,还不知道能否找到买主。”
根据济宁市中粮农产品投资研究院提供的数据分析,以金乡以及周边产区为例,农民种植大蒜的成本(不含蒜农自己工费)每斤约在1.5元。骆德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的大蒜亩产量预计在2000多斤,按照现在的价格,一亩地的鲜蒜能卖到2000元钱左右。而按照成本,蒜种要1000元,肥料要800元,收获的人工成本要1000元,耕地、浇水、塑料大棚等杂项也要花费400多元钱,不算蒜农人工,一亩蒜地的成本也要在3200元以上。”如果等到大蒜干了再出手,还是这个价钱的话,那就要赔得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