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上纸片追,疑是六月白雪飞。十年寒窗图壁破,破茧成蝶心欲醉!”这首打油诗道出了高三学生的心声。高考马上到了,高三学生们纷纷采取各种举动来告别高中时光,尽情发泄心中的情绪,而“撕书”仿佛演变成为一场肆无忌惮的毕业礼。不同于大学毕业生的“让酒瓶飞”,告别中学生活的学子们选择了“让书本飞”。
被撕碎的书本漫天飞舞
上午10时左右,当记者赶到现场时,就被现场所震住。在育才中学1号教学楼前,只见该校数十名高三学生将大量复习资料撕碎,并歇斯底里地将碎片从楼道上扔下楼去,被撕毁的书籍和试卷如同雪花般一样纷纷扬扬从教学楼飘落,四周到处是学生们的欢呼声,随着狂欢声,瞬间碎纸如雪,飞出教室、走廊一地。一时间校园内卷子、纸屑漫天飞舞,楼下,碎书堆出白茫茫的大地;天上,碎书还在如雪纷飞,犹如六月飘雪,场面非常震撼。“再见了,高三,再见了,母校!”不少学生一边抛着纸屑一边吼叫着。被撕碎的书本漫天飞舞,“真壮观!”见此情景,楼下不少学生也跟随尖叫起来。
没多久,教学楼边上已是“雪花片片”,而底楼早已被纸片覆盖成了一片白色,高三学子们向天空抛撒着撕碎的课本,高声呐喊着,当出现大批量碎纸从天而降时,还伴随着如同有指挥般的欢呼。楼下的一位保洁人员,则时而用扫帚扫两把,时而抬头看看不断撒下的纸屑,眼里充满了无奈……
在采访中,有学生表示,他们撕书主要是发泄,因为高三这一年,他们都在不停地为分数奋斗,整天面对课本和教材,没有一点轻松感,于是到了“胜利大撤退”的时候,会选择撕书的方式发泄。“高考前同学都很疯狂,还有的学生把各种水瓶子也扔下楼。”大部分参与的学生认为“这样很有趣”。
撕书发泄可以理解但方式不妥
“先提前将书籍撕碎,再趁机从楼上洒下,老师很难发现是谁撒的,加之是学生群体的大规模行为,‘罪不责众’嘛。”一位参与撕书的高三同学告诉记者。
对于撕书后站在教学楼上“天女散花”的壮举,育才中学的孙老师表示,这种行为虽然学校不提倡,但是可以理解学生们的心态,处在高考关键时期,学校也不方便采取什么强制措施制止。“不过我相信这种做法不是主流,参与撕书的毕竟是少数学生,现在的学生更理性。”
也有不少低年级的同学认为,高年级的同学这样做,不仅浪费资源,还会给打扫卫生带来很大的麻烦。
对此,国家一级教师尹老师表示,其实历届当中,临近毕业的学生都有组织撕书的“传统”,不过对于这种行为,一般采取不鼓励、不支持的方式,但也没有过多的制止,尊重学生们的意愿,这也算是高三学生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吧。“学生在高考前,不管是撕书、烧书或者砸东西,他们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方式不太妥当,应引导学生合理宣泄。”尹老师认为,比如唱歌,在操场上跑跑步,跑一身汗躺在地上,心情会好很多;也可以开个主题班会,留点纪念。尹老师建议,对于学生撕书的行为,老师和家长要以引导为主,不要过分指责。
撕书正反辩
支持派:
“我看着飞舞着的纸片,感觉到压在身上的重担终于卸了下来,从此再不必捧着那永远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公式……”一位参与撕书的高三学生说道。
作为自己十二年学习生涯的终结点,在经过一年的黑色高三之后,我们为何不能用这样的方式去尽情狂欢呢?我们撕掉的是什么?不是某些人眼中所谓的珍贵书籍,只是一堆与精神营养完全挂不上边的教辅书籍和资料。这些东西说得直白点,只是在帮助我们考上大学这一点上有所裨益,其他时候谁会想去碰呢?撕书主要是发泄,因为高三这一年,他们都在不停地为分数奋斗,整天面对课本教材,产生了厌恶情绪,所以到了最后才会选择撕书的方式发泄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