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漕河镇坚持积极而为,在“民”字上做文章,以富民、安民为民为导向,从提升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机制、筑牢群众基础入手,精心唱好“三曲”,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上实现新进展,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富民曲”里日子甜
为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漕河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产业促民富的政策,狠抓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大力实施工业带动、土地促动、兖州市场推动三项措施。坚持“上项目促发展”的方针,积极上大项目,大上项目,用产业项目安置更多的农村就业人口。项目的落地生根,带来了2000多人的就业。做好“土地生金”的文章。围子、河南等村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让农民从土地解放出来,让更多的农民把自家土地流转出去获得租金的同时,从事其他诸如打零工、进企业、做生意等工作,达到了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目的。实施了以“扩浇、节水、改地”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工程,积极推广栽培新技术。同时,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仅2012年培训农民1600多人次,多数群众掌握了多项生产技能,大大加快了致富增收的步伐。
“平安曲”里享安宁
为让广大群众有一个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该镇深入开展平安法治建设强化整治工作,建成了31个村监控中心,构建了以村为单位,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提高了公众安全感。严格按照“化解一批、终结一批、稳控一批”的要求,有重点、有步骤、有策略地做好信访工作。抓住信息排查、调处稳控、现场接访等工作环节,整合信访、综治等社会资源,多措并举,将每一个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健全了信访稳定工作五项机制,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95%以上。同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重点行业、重点场所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文明曲”里树新风
近年来,该镇把活跃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作为一项提升群众文明素质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引导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社会美德,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连续3年开展了 “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表彰活动。2013年共评选出“漕河好人”3个、“好媳妇”11人、“好婆婆” 11人、“文明示范户”10户。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通过村集体自筹、争取上级单位帮扶等形式,大力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形成了以文化广场为核心的文体活动中心。目前,全镇已有漕河、薛朱刘、罗店等多个村建起了设有图书室等功能齐全的文化大院,配备了篮球架、健身器材等文体娱乐设施,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融洽了村民关系,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杜洪刚 陈述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