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看似平常的普通民房,竟堆放着大量名牌洗衣粉、洗发水,他们无论是包装、颜色、香味,都和正品没有差别,唯一可以断定假冒伪劣的地方只有眼前凌乱的场所和简陋的设备……假冒,就是从这里无声息地开始并结束,而洗化产品,却被这些窝点一次次的“模仿”与“侵蚀”着。
普通民房竟暗藏“造假玄机”
泉林镇某村赵福家中,一间看似平常的西屋内竟堆放着大量名牌洗衣粉、洗发水,还有一台被藏在废旧物品内的洗涤用品乳化机、一袋洗衣粉半成品、一些尚未使用的洗衣粉包装袋……这些产品无论是包装、颜色,还是香味,都和正品丝毫没有差别,唯一可以断定是假冒伪劣产品的,就只有眼前这凌乱的场所和简陋的设备。另一间屋里,摆放着一张办公桌和一把老板椅,电脑开着,电脑旁边整齐摞放着几本笔记本,随手打开,竟是一本本的账本和洗化用品配方笔记。在货架上,有一盒赵福的名片,“出售各种高仿洗衣粉、洗头膏”的字样赫然在目。而且,生产日期打码机、母粉、珠光浆等化学原料若干瓶。
2013年4月29日8点55分,经侦大队民警在获得第一手资料后,同泉林镇派出所民警来到泉林镇某村赵福家中。经查实,家住泗水县泉林镇某村的村民赵福自2011年2月以来,以营利为目的,非法传授仿冒名牌洗化产品生产技术和配方,研究制造并出售生产设备,非法购买并销售仿名牌产品包装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技术生产制造仿冒名牌洗发水、洗衣粉等,涉及潘婷、海飞丝等8大产品,涉案价值60余万元。
“造假”的来龙去脉
据赵福供述,2004年他在加盟店学习造火机,掌握技术后自己加工,2010年因生产不利发生火灾,致一名员工7级伤残,为支付员工昂贵的医疗费,他开始四处借钱,并向银行贷款,巨大的债务让赵福感觉已无力养活一家老小,简直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正当一筹莫展之时,他从别处听说制造高仿名牌洗化用品赚钱快,于是便不计一切后果,铤而走险。
2011年2月,同乡的吴飞因加盟制造洗化用品店被骗后,将洗涤用品乳化机低价处理给赵福,并教授他技术,向他传授多种日化用品制造配方。自2011年以来,赵福多次从临沂市11路化工市场和化名为“王志文”的刘东处购买大量日化用品原料,白猫、雕牌洗洁精外包装、碧浪、雕牌、立白等洗衣粉包装袋。按照配方制成成品后,带着少量的样品到附近各超市推销产品,并留下名片方便超市老板要货。据犯罪嫌疑人赵福交代,他所生产的假冒高档洗涤用品均属高仿的,无论产品的外包装和产品气味都和正品一样,一般消费者很难从外观上区分,而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利润较大。这些产品都是按配方放入一定剂量的化学元素进行简单的混合搅拌或乳化、膨胀而成。赵福的配方笔记显示:一瓶400毫升的“海飞丝”洗发水成本仅2余元,市场售价40余元,如此高额的利润使得违法店主明知是假冒伪劣产品,也自愿与赵福沆瀣一气。正是超市老板们对高额利润的追逐,才使得制假销假的犯罪行为有了滋生的土壤。目前,这些产品大都销往陕西西安、河南、山东威海、菏泽、曲阜等地的批发市场及中小型超市。
“成精”后当起了老师
伪造名牌,让赵福尝到了甜头,有一天,他在网上浏览创业信息,突然想到,“我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别人呢?这不又是一条生财之道吗”,于是,他就在“58同城网”、“赶集网”发布了教授洗化用品制造技术的信息和联系方式,从此,赵福正式当起了“老师”。大部分学员通过网络视频学习,还有一部分学员千里迢迢来泗水现场学习。据赵福供述,他目前共掌握了30种制造假冒洗涤用品的配方。每个学员学习一种配方,交费300元。仅今年2月份,赵福就净赚技术费2万余元。另外,赵福还把那台乳化机拆开仔细研究了一通,弄清原理后,到泉林镇一家搞电焊的老板那里焊了几台乳化机,这些机器的成本有的700余元,低端的仅200余元,售价1000元至q3000元不等,贴上假冒的商标,连同各种洗化用品包装、化学原料走物流出售给学员。从办案民警在物流公司找到的发货清单来看,赵福的学员来自湖北、福建、辽宁等地,遍布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