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济宁新增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仙膏等入围

时间:2013-06-09 11:37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近日,山东省确定的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济宁有12个项目入选。记者就其中入选传统医药类的二仙膏,入选传统美术类的面塑和入选梅花桩舞狮子的狮舞等项目的传承人、推荐单位进行了采访,了解到这些项目的传承过程、申报价值及保护情况。


  二仙膏:传承中的中药国粹


  二仙膏的传承人杜新磊告诉记者,二仙膏的创始人叫李广瑜,他曾在济宁开设医馆“广育堂”并炮制出了二仙膏,主治神经衰弱、气血两虚等症,鼎盛时期还曾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家,但战争年代一度停产。杜新磊的师父叫李允绍,生于1935年,他并非李广瑜的嫡系子孙,而是1949年进入广育堂学徒的学徒工,曾先后师从于李光诒、李丕诒两位东家。杜新磊亦是中医世家出身,在2003年企业改制后任企业法人。


  非遗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申报该药膏作为非遗项目主要是因为二仙膏的生产延续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作为一种养生保健中常用的中药剂型,它既能治病又能防病。另外,通过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逐步提高公众对于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的认知度,并建立一整套保护制度,实现对中医药文化的价值提升和合理利用,流芳于世。


  在谈到该项目的传承与保护时,杜新磊告诉记者,因为种种原因,这种传统中药一度面临灭绝危险,因此,该公司除在一些商标注册、专利保护等方面对产品进行保护外,还对那些身怀绝技的老艺人(老工人)重点保护,以期能培养出新一代的二仙膏生产和管理人才。


  面塑:拥有众多FANS的民间艺术


  今年43岁的李刚是这个项目的传承人,他家住中区,祖上历代都是捏面人的,当年为孔府制作面点的高家后裔高满囤就是他的师父。


  高家的祖上有位名叫高福堂的人,他曾进入具有3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万成公”做糕点师,当年的衍圣公府曾是“万成公”的老主顾。清乾隆后期,该店长期为衍圣公府制作精品朝贡糕点,一度誉满宫廷。高满囤师承高福堂,解放后受聘做了李刚父亲开办的济宁市新新糕点厂的技师。李刚自小就拜高满囤为师学习面塑,不仅发扬了师傅的精湛技艺,还苦心钻研,自成一格。


  李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济宁面塑艺术历史悠久,最早的面塑就是用作祭祀之用的。孔府档案中记载:清光绪二十年,祝贺慈禧太后六十寿诞时进贡的面食菜单中主食占12品,其中饽饽四品分别为:寿字油糕、寿字木樨糕、百寿桃、如意卷,这些都代表了济宁面塑的国宴级水准。


  李刚说:“现在,当年的盛况早已不再,不仅是面塑艺人身影难寻,就是孩子们也都不怎么喜欢这种玩意儿了。失去了社会需求也就意味着衰落和消亡,那么,传承和发扬这种中国的传统艺术就成了现代面塑艺人的责任。我坚信,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另外,我市非遗保护部门也在进一步开展对面塑的保护,比如,开展以“面塑”为主题的采访活动以及编辑出版《济宁记忆》丛书并发行。


  狮舞:武与舞的融合


  梁山的“梅花桩舞狮子”是梁山地区一项拥有近300年传承历史的艺术绝学。清末时期,针对梅花桩上练习舞狮子难度很大,身体条件要求高,不便于推广和对外表演等诸多因素,在桩上练习也逐步变为桩下练习,并从事一些表演活动。现在,当地的梅花桩舞狮多与梅花拳表演融为一体,每次的武术表演都用狮子进行开场。而近几年,舞狮已成为当地一项单独的演艺活动。梅花桩舞狮多在婚丧嫁娶、贺年、贺岁、企业庆典等活动中出现。据介绍,狮子在梁山人民心中被视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


  梅花桩舞狮子的演出形式有梅花桩上舞狮子,有地上舞狮子。舞动时一般需要8头狮子、锣鼓队敲锣打鼓需要8人。舞狮者在锣、鼓等乐器的配合下,将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表现的活灵活现,将狮子的威猛与刚劲融为一体,通过不同的马步配合狮头的动作,把各种造型抽象的表现出来,加之狮子的舞动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宾、施礼、惊跃、窜视、发威、过山、翻滚、上楼台等多种形态。狮子在套路表演中是由引狮员与双狮共同完成的,自始致终要求他们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引狮子员即是表演者又是指挥者,整个表演都是在引狮员的指令下进行表演的。

相关阅读
  • ?用牙膏能修复手机屏幕细小划伤?难以实现
  • 济宁广育堂亮相第二届进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文化
  • 世行孔孟文化遗产地项目检查团来济宁
  • 世界银行孔孟文化遗产地项目检查团来济宁
  • 2015中国最美村镇揭晓 邹城香城镇获最美文化遗产村镇
  • 2014年济宁文物大事记:大运河成世界文化遗产
  • 山东实施“儒家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曲阜列为重点
  • 兖州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成立

  • 上一篇:危险枯树拖延伐 部门称:缺少伐树人员
    下一篇:施工工地夜间噪音扰民 洸河执法大队严格取缔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