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公益性。政府占有40%股份,具有“一票否决权”。
◆保证职工利益。保留医院在编事业单位人员的身份,保留人事代理人员的现有待遇。
◆发力多样化医疗服务。老院区坚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新院区会逐步开发新的医疗服务产品。
6月15日下午,兖州市人民医院宣布医院进行改制,这家兖州最大的综合性公立医院将“改嫁”当地知名民企华勤集团,由公立医院变更为股份制医院。
鉴于公立医院引入民间资本中,宿迁模式、菏泽模式的失败收场,面对突如其来的改制,社会各界不乏质疑之声。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医院被民企控股后,如何保持公益性?医院职工身份和待遇问题如何安置?
“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这是医改大势所趋,改制后的医院公益性保持不变,将为老百姓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医疗服务,职工也会得到妥善安置,兖州市人民医院将成为新一轮公立医院民营化的探路者。”6月27日,兖州市发改局副局长、医改领导小组成员杨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40%政府股权保证医院公益性
兖州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897年,始称“安多医院”,是德国人在鲁西南设立的最早利用西医手段治疗疾病的天主教会医院,距今已有116年历史。早在十多年前,医院曾经讨论过改制问题,当时因职工反对而搁浅。那时有人提出,就算改制,也要采取职工参股的形式,以“主人翁的姿态,大家工作才更有干劲”。
而6月17日,兖州市委、市政府就人民医院改制事宜发文,文件显示,经中介评估公司清产核资后,华勤集团将以现金形式购得医院60%的股份,其余40%归政府。改制后,将保证医院的非盈利性质不变、在职人员身份不变、市委市政府对其支持力度不变,财政拨款力度不降低。
但是很多人对此并不信服,医院都从“公”改姓“私”了,还怎么保持所谓的“公益性”?对此,杨晓明解释,股份制公司只要拥有三分之一的股份就有权对公司重大决议“一票否决”,在兖州人民医院改制后,政府占有的40%股份保持了国有资产出资人的“一票否决权”,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医院的公益性。
“公益性不应该只问‘出身’。”杨晓明认为,无论是公立还是民营,只要不以营利为目的,都可以体现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和公立医院一样,民营医院也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力量。
杨晓明告诉记者,主导本次改制的兖州市政府,已专门抽调卫生局、医改办、发改局等多部门负责人,组成公立医院改革推进领导小组,目前正在进行资产评估。他透露,华勤集团接手医院后,将保证在三年内医院不盈利,继续为老百姓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遇有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再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改革后的兖州市人民医院执行政府下达的指令性任务,市财政根据其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以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予以适当补偿。
职工利益成改革最大障碍
保证公益性让老百姓吃下一颗“定心丸”,但改制依旧困难重重。“事先没有一点征兆,感觉自己一夜之间就从‘主人翁’变成了‘打工仔’,以前是为人民服务,以后是不是就要为老板服务了?”说起令人猝不及防的改制,医院的部分老员工忧心忡忡。
“医院共有1000多名职工,也就是说,改制牵扯到1000多个家庭,因此,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杨晓明坦言,由于没有多少经验可借鉴,兖州人民医院改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目前来说,改制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触及到了医院职工的利益问题。现在的焦点问题是,医院原先是事业单位,被民企控股后,职工的“身份”和待遇问题如何安排?
根据兖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兖州市人民医院实施公立医院改革的意见》,人员安置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保留医院在编事业单位人员的身份和事业单位退休待遇;保留人事代理人员的现有待遇。改革基准日以前离退休的职工和“老人”纳入事业单位社保统一管理,进入事业单位社会统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