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平昌强调,尽管济宁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省内外先进市相比,开放的层次、水平、程度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经济外向度偏低、利用外资规模小领域窄等问题,与济宁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位置很不相称。“济宁的发展必须开放,开放的济宁才能加快发展,必须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上率先突破。”
不断创新发展 提高服务功能
在谈到营造软环境的问题上,梅永红认为,要围绕打造仿真的国际环境推动“三个转变”,即由注重出台优惠政策向全面优化市场环境转变;由侧重维护治安秩序向全面优化法制环境转变;由主要依靠政府提供服务向全面优化社会环境转变。
根据济宁刚刚出台的《关于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见》,济宁利用外资质量水平,从以二产开放为主转向三大产业全面开放,从以传统产业招商为主转向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并更加注重“引智”,集中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区域发展急需和紧缺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同时,将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完善招商联络网络,建立健全与投资济宁的世界500强企业间的经常性沟通联络机制。
同时,济宁制定了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从明年起全市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提高到3000万元并逐年增加,用于引进外资、外贸进出口、企业走出去等方面的奖励和配套补助。
“外商选择投资地,最关心、最看重的是一个城市的品质和宜居宜业程度。”梅永红分析,要在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的同时,把优化人居环境作为主攻方向,加大“五城同创”推进力度,搞好以水、大气和噪声污染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搞好城乡环境绿化、亮化、美化。同时加快济宁曲阜机场航空口岸建设,尽快开通至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航班。完善保税物流中心总体规划、功能布局和组织保障措施,加快推进济宁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最吸引外商的是我们能对引入企业提供哪些增值服务,在他们需要时能不能立刻出现,这才是关键。”梅永红指出,因此还应加快建设金融、物流、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设施,将开发区打造成集科研、制造、商务、融资、物流及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实现企业与各类公共服务机构改革的配套衔接、无缝对接,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
集聚培养专业人才 助力济宁加速转型
“惠普的这些项目投产后,将给济宁带来诸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惠普副总裁、软件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于志伟告诉记者,惠普实训人才培训基地投入使用后,可以实现通过本地化的教育提供本地化的人才,大大缩短IT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再培训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就业率,“因为惠普是实训基地,学生在这里接触的是惠普正在进行中的各种IT项目,很多学生完成培训后,能胜任中高级的岗位,而不是初级岗位。”
于志伟认为,惠普4大基地落户济宁后,凭借惠普与中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紧密联系,通过各种学术项目,能进一步提高济宁的知名度。同时,还将吸引惠普的上下游企业及相关合作伙伴向济宁的这条产业链上集聚,从而使得济宁的软件产业及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济宁市长梅永红认为,作为以传统工业和资源为主的济宁,迫切期望更多像惠普这样的高端产业能够落户当地,助力城市的产业转型。济宁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和信息化的结合至关重要。文化为信息化提供了内容,信息化为文化穿越时空提供了有效的载体,惠普项目的落地,将为济宁独有的文化资源插上腾飞的翅膀。
“我更看重的是这一人才集聚的效益。”梅永红说,城市转型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人力资源结构转型的成功,惠普项目恰恰能给济宁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