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了解到,自今年5月份我市全面开展“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各区、各部门都严格按照整治方案积极开展了“五小行业”调查摸底和专项整治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区“五小行业”经营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但目前我市“五小行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市创卫办表示下一步将按照《济宁市城区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整改,确保五小行业尽快创卫达标。
据了解,市创卫办于7月24日至26日,组织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卫生局、市食药监局、市工商局、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等部门的业务骨干,分两组对市中区、任城区、高新区、北湖新区等四区“五小行业”进行了督导检查。督察组对被查的“五小行业”进行了拍照摄像取证,对在督查中发现的尚未达标的单位,责成各区有关部门予以查处。创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严格按照《济宁市城区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整改,确保五小行业尽快创卫达标。
新闻链接:路边烧烤、大排档是个“老大难”
据7月24日济宁市创卫办向济宁市创城指挥部所作的《“五小行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在我市一些重点地段,小餐饮店、食品摊点无证现象广泛存在。进入夏季以来,夜间路边烧烤、大排档的监管成为主要难题。
据了解,目前我市“五小行业”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不少地段存在无证经营的门店,尤其是一些农贸市场内部及周边、大中学校周边、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社区内部、流动人口聚住区等重点地段,无证现象广泛存在,小餐饮店、食品摊点表现尤为突出。进入夏季后,夜间路边烧烤、大排档的监管成为主要难题;大部分中小餐饮店虽然配备了消毒柜,但没有规范使用,而且消毒设施容量不能满足正常要求,绝大多数食品摊点也没有推广使用集中式消毒餐具,大部分小美容美发店和小旅店没有配备符合要求的消毒设施,即使少数配置消毒设施的门店也没有按规范使用;防鼠、防蝇、防尘“三防”设施不完善,病媒生物密度比较高。绝大多数小餐饮店、小旅店等场所的“三防”设施不够完善,随着气温的升高,“五小行业”蚊蝇孳生明显; 绝大部分的“五小行业”负责人卫生意识淡薄,经营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部分从业人员未进行健康体检和培训,缺乏应有的卫生知识,对自己岗位的卫生操作规范掌握不够,食品原料、添加剂采购台账登记不规范,卫生监测报告、消毒记录、卫生培训记录等相关的档案资料缺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