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罗心光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来调研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对《山东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金乡县委书记、金乡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章箭,金乡县委副书记、金乡县长董冰,金乡县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付元琦,副主任刘尊路分别陪同活动。
罗心光一行实地查看了科蓝凯模特项目、金河湾上河城项目、金北新城及示范镇建设工程和金乡县地税局纳税大厅等,每到一处,都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刘章箭、董冰简要介绍了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山东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贯彻落实及税收保障情况。今年以来,金乡县委、金乡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在市人大的关心帮助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严格按照“落实年、突破年”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大战略”,大力推进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城乡建设、农业发展、民生事业等各项重点工作,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45亿元,同比增长12.1%;地方财政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30.1%;农民人均纯收入7116元,同比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73元,同比增长11.7%,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等5项指标增幅位居全市第一位。一是主攻产业园区,突破重大项目,工业经济强劲攀升。坚持把工业放在金乡县域经济发展的统领地位,按照“大项目支撑、大集团引领、园区化承载”的思路,努力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二是突出招大引强,招新引优,赶超发展的后劲明显增强。上半年,新引进项目56个,总投资234.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三是拉大布局框架,突出生态打造,城乡形象显著提升。坚持把城镇化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美丽金乡”的重要内容,先后规划建设了11平方公里的东部健康新城、17.5平方公里的西部生态新城和6平方公里的北部工业新城,城区控制性规划拓展到207平方公里。以主城区和“两区同建”为重点,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单体工程、片区开发等重点项目,有效提升了老城区的承载能力和新城区的品味形象,拉开了健康新城、生态新城、金北新城的建设框架。把“九湖五河”治理工程作为生态打造的重点,累计拓展水域面积5000亩,新增绿化300万平方米,全长24公里的绕城滨河大道全线建成通车,生态水系治理工程已经成为金乡靓丽的城市名片。四是坚持拉长产业链条,提升市场竞争力,农业优势更加突出。五是突出人气商气集聚,完善商贸流通布局,第三产业扩张发展的态势初步显现。六是高度关注民生,统筹协调发展,经济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建立健全就业、就医、就学等十条民生保障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扶贫助残、保障性住房和危房改造、百校兴学、千名医生进农户等系列民生工程。整合金乡县长热线、行风热线、书记信箱、金乡县长信箱等政民互动平台职能,创新设立了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为民服务中心及13个镇街为民服务中心,全心全意察民情、解民忧、济民困、帮民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通过实地调研和听取情况介绍,罗心光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建设、民生改善及《山东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的贯彻落实等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经济快速发展,财政增幅较高,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民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河湖水系初步建成,生态水城形象凸显;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潜力巨大,有着美好广阔的发展前景。他希望更加注重项目建设,紧抓项目建设不放松,坚持招大引强,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要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发挥金乡的优势产业,在大蒜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上做足做活文章,打响“金乡大蒜”这一金字招牌,让农民得实惠。同时努力培植税源,依托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强化地方税收征管,规范税收行为,优化税收服务,较好的保障地方税收持续稳定增长,做好民生保障,更好的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