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赵庙镇佀楼村老年活动中心,20多位老人正在认真地观看戏曲节目。一位72岁的周大爷对笔者说:“我们农村不比城里,没有什么休闲的去处,在家呆着没有人拉呱挺寂寞的,只有在这个地方还有一群老头老太太常来,到一块拉拉家常理短,听听戏曲、打打纸牌,挺好的。”现如今,在赵庙镇许多村,这种“文化养老”的方式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
该镇根据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不断增多的实际,积极加大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力宣传推行“文化养老”理念。近年来,全镇6个行政村先后共建成文化广场4个、文化大院3个、农家书屋4个,(其中有2各村面临压煤搬迁没建),及时配备图书、电脑、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使老年人学习有资料、活动有场所、健身有去处。
为鼓励老年人参与文体活动,该镇每年都拿出部分资金作为老年人文体活动经费,各村也相应成立了老年文艺团队、腰鼓队、秧歌队等,或写或画,或唱或舞,时常活跃在村落巷角,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极大地丰富了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这个镇通过将传统的“待遇养老”向“文化养老”转变,真正让老年人“走起来、学起来、动起来、乐起来”。
相关阅读
文明旅游 | 清明假期春意浓 文明踏青成常态
文明旅游 | 草长莺飞出游季 勿忘安全与文明
济宁这些学校获省级文明校园提名!快来为母校加油
绿色清明|又是一年青草绿 文明祭扫倡新风
济宁城乡广泛开展 “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文明实践活动
平安祭扫 文明清明 ——清明祭扫小贴士
评论|文明祭祀迎清明 移风易俗树新风
济宁推行分餐制 树立餐桌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