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文明单位规范化建设,推动全济宁市精神文明建设提档升级,为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济宁市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开展“五个一”创建活动。
建好用好一个道德讲堂。按照有固定的场所、有经常化的活动、有规范的流程、有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四有”要求建设道德讲堂。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通过道德宣讲评议、当事人现身说法、典型事例剖析,让身边人讲自己事,用身边事育身边人,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自觉成为文明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建立一支常态化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国家级、省级文明单位志愿者注册人数要达到单位总人数的30%以上,市级文明单位志愿者注册人数要达到单位总人数的20%以上。加强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组织志愿服务培训,积极为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创造条件。
设置一批遵德守礼提示牌。做好单位内部、干部职工身边的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等公益广告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利用本单位宣传橱窗、LED电子屏、灯箱等设立反映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等内容的温馨提示,在公共场所摆放倡导文明服务、文明礼仪、文明用餐等内容的各类提示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遵德守礼,践行文明。
开展一系列文明餐桌行动。大力倡导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从不剩饭、不剩菜做起,积极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在本单位食堂发出“餐桌文明、从我做起”倡议,在餐厅显著位置悬挂张贴“文明用餐、绿色消费”、“光盘不丢面”等文明用餐提示语,提醒干部职工文明用餐、厉行节俭,养成理性消费的饮食习惯。
建立一个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小组。各级文明单位组成3至5人的网络文明传播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日常组织、策划和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工作,使创建活动更加生动有效,更具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