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马镇严把“五关”,高标准推进农村低保工作,确保民生之举落到实处,困难群众享受到政策实惠。
严把组织领导关。及时召开农村低保筛选审查专题工作会议,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镇农村低保筛选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成员、人大代表,群众代表为成员的低保复核领导小组,包村干部全程监督指导,形成了镇村两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联动,协调运转的工作体系。
严把政策宣传关。下发农村低保政策明白纸2000余份,由包村干部进村逐户发放,保证群众对国家惠民政策的知晓率达到100%。同时,严格督导各村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栏等手段,不断加大农村低保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深入了解实施农村低保核查的目的、意义,熟悉低保申报的方式和程序,提高群众参与村务工作的积极性。
严把民主评议关。指导各村成立低保工作评议小组,认真填写《低保评议记录薄》,如实记录评议依据、理由和评议结果。评议标准严格按照上级政策执行,针对评议过程中出现的存有意见分歧的低保户,实施第三方介入核查,最大限度实现村级把关的民主性与严肃性。
严把申报审批关。组织专门人员对全镇43个行政村低保对象进行核查,通过入户调查、收入核对、民主评议等办法,核定社会救助对象实际生产生活情况。通过镇、村政务公开栏长期公示,增强工作透明度,着力打造“阳光低保”,杜绝“人情低保”、“暗箱操作”等弄虚作假现象发生。同时做好影像记录,使审核、审批有据可依。
严把动态管理关。完善低保户档案库,认真分析低保群众致贫原因,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充分利用当前全民创业的时机实施劳动自救,鼓励部分劳动自救人员积极退出低保。把低保工作的输血功能和造血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把救助低保与扶持低保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最终把低保人员的进与出有机结合起来,促使低保农户摆脱贫困,打造动态型低保。(朱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