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准备店面搬迁
9月16日,解放路建材市场搬迁整治活动正式启动,目前,七成商户已完成搬迁,预计到本月底,搬迁工作可基本完成。届时,解放路建材市场这个名字将成为历史。居民不再苦恼于市场的“脏乱差堵”,业户们则要开启新的生活、经营方式。至于今后解放路将建成什么样,目前前景尚未明确。或许,和它最初形成时一样,市场的未来或许还将以市场的方式决定。
城区最早商业街将成为历史 本月底前,建材经营商户或全部迁出
23日上午,记者在解放路建材市场看到,绝大多数商家都已停业,一些已完成搬迁的商家卷帘门紧锁,在门头前悬挂起横幅,告知市民新店地址;有的商家正忙着清点物品,搬迁工人来来回回搬东西……500多米长的解放路,200多户商户需要进行整体搬迁。据了解,市中区制定了若干优惠政策,其中,依据完成搬迁时间,对于经营业户给予不同的搬迁费及房屋租赁补偿;与此同时,对于店铺的房东也将获得补助。截止到23日,约95%经营户已签订搬迁协议书。
大概在20年前,解放路上有了最早的建材经营商。“那时候,这里(解放路)多是一些摆摊的商贩,卖锅碗瓢盆和五金材料的居多,如果搁现在看,这应该是济宁现有最早的商业街。”商户李腾回忆说,在1993年前后,他的父亲开始在解放路上摆摊做建材生意,那时候,这条街上商贩并不多,出售商品的种类也有限。此后,由于集聚效应,解放路上渐渐自发形成了建材马路市场。经过三到四年的发展,此时的解放路市场已初具规模,经营商户也逐渐从地摊搬进了经营门面,而在此之前,一些经营户还尝试过在板房、铁皮屋里经营。
在经营形式上看,最早从事入行的经营者多数是夫妻经营,楼下开店面,楼上是家,一家人吃住都在店里。另外,还有一些商户在附近租房子住,有的则就近租间厂房、仓库。经过20年发展,解放路建材市场日渐红火,不少人靠建材生意发家致富,沿街店铺的房东也能赚得一笔不菲的租金收入。然而,由于缺少规范化管理,解放路建材市场带来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期间,相关执法部门采取了多次整治,效果却并不明显。渐渐地,解放路市场开始为城市发展所不容。今年8月份,济宁市政府出台相关通告,明确指出搬迁解放路建材市场。9月16日,解放路建材市场搬迁整治活动正式启动,预计到本月底,搬迁工作可基本完成,届时,解放路建材市场将正式和济宁市民说“再见”。
道路拥堵、火灾隐患、环境脏乱差诸多问题难解决,彻底根治只能搬市场
2003年至2004年前后,解放路市场容量达到饱和,商户数量达到200多家,市场规模基本成型了,和现在相比,店户的数量没再怎么增加,大概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因货物装卸产生的问题开始凸显。“路边装卸建材的都是些大货车,车子占地大,加上路窄,两辆车并排停放,其它车辆就开过不去了。”据附近居民介绍,近十年来,解放路的交通拥堵问题一直非常严重。一到上下班时间,解放路上必然堵车,即便是非高峰时段,车辆通行也不那么顺畅,一般情况下,路边总会停着几辆车,得错错车才能通过,车辆刮擦在所难免。一位商户告诉记者,他们家的几辆车都有不同程度的刮伤。由于市场周边还有医院和学校,交通拥堵治理又显得更加棘手。今年年初,解放路被划为单行线,交通拥堵却没有太多地缓解。
除此之外,市容环境脏乱也是解放路市场在这些年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多数商户会把待售建材摆在店外,超门头、占道经营等现象屡禁不止,整个市场看上去十分混乱。“一方面是想把经营范围尽可能往外延伸,希望以此招揽生意,另一方面,店里实在是放不开那么些东西。”据商户介绍,解放路上的门面房面积一般在30到40平米之间,而建材又是摆放起来比较占空间的物件,全堆在室内,屋里会显得十分拥挤,客人挑选商品时也很不方便。“恨不得有点空就得用来搁东西,有时候整条街上都没有插脚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