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特约记者 陈言 日本东京报道
东京的9月已经有了些秋意,在登上飞往圣彼得堡的专机最后一个台阶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转过身来,向前来欢送的官员们招手致意。风扬起了他的头发,让人感觉他高大了一些。
安倍晋三最近特别的忙。先是9月4日前往俄罗斯参加G20峰会,之后去阿根廷游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让东京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
东京申奥成功了,但民望因此再次得到提升的安倍晋三,眼下最重要的问题是他在G20峰会上未提及的消费税问题:要不要在2014年4月,按照法令规定的时间,把现在的消费税税率从5%提升到8%,然后在2015年10月再度将税率提升到10%?
安倍执政以来,在黑暗的经济隧道中行进了20年的日本,终于看到了一丝光明。而此时增税,有不少日本专家认为,日本经济会因此再次进入黑暗。
债务压顶,不得不增
从日本过去的增税经历来看,凡是动用了增税手段的首相都落得下台的下场:1988年11月强推增税法案的竹下登,1997年将消费税升至5%的桥本龙太郎,去年再碰消费税的野田佳彦也没熬到2013年。
安倍晋三完全可以叫停增税,但他为什么还执意为之?
虽然是民主党执政时期做出的决定,但因为日本财政状况已非常紧急,面对1000万亿的国债,增税是安倍晋三最现实的选择。东京大学教授吉川洋指出:“日本经济现在面临的最大风险便是财政赤字。要避免财政破产,首先需要做的便是提升消费税税率。”
去年12月,大量和土木建筑有关的候选人当选为议员,他们现在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用安倍的话来说是“国家强劲化”,换句话说就是大搞土木建设。填补这些工程费用,只能依靠增税。
但在经济状况不好情况下,给了日本政府大量发行货币刺激经济的借口。日本银行每月向市场投放货币7万亿~8万亿日元,发出去的货币需要回收,消费跟不上去,货币便滞留在银行,增税也是白搭。
9月3日,日本民间调查机关、经济研究机关先后发表了对2013年4—6月GDP值的预测。3.0%~4.3%是各家机构给出的数字。这大大超过了8月12日日本政府给出的2.6%估值。
经济预期向好,使得日本国内对于增税的舆论有了调整。
因此,尽管反对之声不绝于耳,致使增税计划一拖再拖,但安倍晋三最终还是会在今年10月前拍板,提升消费税率。届时,财务省以增税为前提的2014年预算方案已经编制完毕。
增税将拖日本经济后腿?
数据显示,1997年,桥本龙太郎提升消费税之后,政府税收也并没有增加,在之后的15年里,日本债务占GDP比重从40%一直飙升至150%。
但在吉川洋看来,1997年增税之后,日本经济失落的原因在于,政府未能及时处理债务危机,且恰好遭遇亚洲金融危机。
今天的日本是否出现了改观?在国际环境方面,欧美经济恢复十分缓慢,新兴工业国的发展开始降速,日本同样没有出现消费及投资的变化,特别是安倍内阁推行“价值观外交”,采取了围堵中国的外交政策,在中国市场的使用方面,基本未作考量。中国市场本来能一定程度支持日本经济发展,但安倍内阁主动绕过了中国,目前在积极开拓印度、缅甸等后进国。要开拓一个新市场,日本今后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安倍政权上任伊始便放出了两支箭,一个是大胆的金融政策,再一个是机动的财政政策。第三支箭应该是唤起民间投资的增长战略。
然而,消费税的提升,算不上是唤起民间投资的增长战略,反而,它大大消弱了民间消费的动力,阻碍日本企业投资。也许,“安倍经济学”提出之初就没考虑消费税的作用,今天也依然没有认真分析消费税提升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消费税增税问题,在去年12月的众议院选举和今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政治家有意回避,并没有直接询问民意。”经济评论家、嘉悦大学教授高桥洋一认为,政治家和官僚认为财政状况不好,动议提税却不问民意,这样不公正,不民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