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港装备的4台门座式起重机。
原标题:滨州港预计下月正式通航
作为1+6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唯一的沿海市,滨州市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规划中被赋予建成“圈内”重要出海通道的重任。记者获悉,滨州港预计今年10月正式通航。
“滨州有240多公里的海岸线,但却是唯一没有港口的城市。”谈起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规划给滨州带来的机遇,刚刚履新半年左右的滨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洪刚信心满满,“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将要改变。”
滨州港港区一期工程已经完成,2个3万吨级码头已经建成,引堤、港区公路等也已完工。“去年就已经具备了通航条件,前期已试运行近一年,预计今年10月将正式通航。”滨州市港航局局长王京生说。
目前3个5万吨级的液体化工码头也正在施工,“由于一些油品、矿产需要的吨位较大,我们还将规划建设10万吨级的航道。”崔洪刚表示,滨州港将首先开通国内航运,然后再争取开通海外航线。
将规划建设 10万吨级航道
济南企业出海距离缩短上百公里
“以前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里的各市,海运主要是到青岛港、日照港等港口,如果滨州港通航后,各市出海距离将大大缩短,为企业节省众多运输成本。”滨州市发改委主任杨光军说。
杨光军说,以魏桥铝业为例,该公司需要的许多矿产原材料从国外进口,一般都是通过海运到青岛或者龙口,然后再用小船运。滨州港开通后,魏桥集团已经在临港地区投资建厂。
崔洪刚表示,滨州地处山东中北部,滨州港是济南、莱芜、聊城、临沂等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最近的出海通道。
滨州港通航后,济南的企业如果经滨州港运输,比到青岛港至少缩短百公里的距离。
探索“飞地经济”,承接产业转移
“滨州港通航后,我们可以利用滨州未利用的土地资源,承接济南等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的产业转移,还可以实行飞地政策,建设飞地经济示范区等。”崔洪刚说,在一圈内,土地现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而滨州有许多未利用土地,可以为圈内提供土地保障。
规划中还明确提出鼓励滨州、德州等探索建立“飞地经济示范区”。“我们已经开始进行研究,争取早日拿出一些政策。”杨光军说,滨州将针对不同行业,结合自身产业布局规划,制定不同的政策框架,“主要是税收、土地等政策。” 文/片 本报记者 李钢
延伸阅读:王传言:“滨州航母”不过是个水上“烂尾楼”滨州航母是招商不顺还是决策失灵薄文军:不能只拿经营眼光看待“滨州航母”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