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中印磋商边境事务和协调工作机制 力避擦枪走火

时间:2013-09-30 11:43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4次会议9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双方探讨拟议中的“边防合作协定”。在此次会议上,印度外交部联合秘书乔达摩·班巴瓦莱同中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欧阳玉靖举行商谈,以便为印度总理辛格10月下旬访华期间签署边防合作协定做好铺垫。对此,印度媒体给予了密切关注。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29日报道,在辛格下个月访华前,中印边境事务小组在北京举行了有关两国边界问题的第4次会议,会议举行的背景是中国军队多次沿实控线“侵入”。为期两天的会议预期将探讨拟议中的“边防合作协定”,该协定旨在更全面地处理同双方沿实控线巡逻相关的紧张局势。这份边防合作协定预期将在辛格总理下个月访华期间签署。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由两国外交部官员牵头,在处理今年中国军队出现在拉达克地区德普桑峡谷所引发的紧张局势时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本次会议召开前,中国称赞该机制在稳定边界局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印度斯坦时报》称,中印两国29日开始举行的边境机制会议将敲定边防合作协定,这表明中印都在努力澄清各自的实控线,以及设置新的机制去应付未来两军之间可能发生的对峙。据了解,这份协定接近于敲定,但印度正试图对中国的方案探底,该方案要求禁止在实控线20公里范围内建造新设施。边境机制会议将指定人员处理中印两军总部之间的热线,协定旨在促进两军互信。

  与此同时,北京感受到新德里已经扩大了东段拉达克争议地区。在上世纪90年代,只有两个相互接受的争议地区,但在2002年6月17日专家小组第12次会议期间印度和中国各自展示西段地图之后,争议地区数量增加到了12个。印度《经济时报》称,随着印度沿着将近4000公里的边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造更多道路和设置了望塔),紧张气氛在升级。

  印度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新德里中国研究所所长莫汉蒂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印边界机制会议应该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最核心的是中印在拉达克地区有15平方公里的争议地段,双方的实际控制线在这里都不明确,因而越界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双方应该通过会谈,尽快商定自己的实际控制线。其次,双方应该建立巡逻通知机制,将自己的边界巡逻计划告诉对方,避免发生擦枪走火事件。第三,双方边界守卫部队定期举行会谈,通报双方情况,减少误解和摩擦发生的可能性。【记者 吕鹏飞 李渊】http://news.sohu.com/20130930/n387486390.shtmlnews.sohu.comfalse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j/2013/09-30/5338323.shtmlreport1124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4次会议9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双方探讨拟议中的“边防合作协定”。在此次会议上,印度外交部联合秘书乔达摩 (责任编辑:news8) 原标题:中印磋商边境事务和协调工作机制 力避擦枪走火

相关阅读
  • 韩美拟启动综合会议机制 应对朝核与导弹“威胁”
  • 中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正核实人质中是否有中国公民
  • 伊外长:伊朗或制定确保永不开发核武器机制
  • 刘延东主持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二次会议
  • 英媒:各方应努力避伊拉克分裂 内部需政治包容
  • 印度反对通过巴厘协议 WTO多边机制再遭打击
  • 普京称俄乌天然气合作是友谊 不支持预付款机制
  • 泰国新任上议院议长称将力避政争双方暴力冲突

    • 上一篇:美国政府再次走到关门边缘 危机影响全球经济
      下一篇:日本两名男子对本国反韩游行者施暴被捕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