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沂蒙情》剧照
柳琴戏《沂蒙情》剧照
柳琴戏《沂蒙情》剧照
柳琴戏《沂蒙情》剧照
齐鲁网济南10月8日讯(记者 李聪格)10月8日晚,由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创排的柳琴戏《沂蒙情》,作为十艺节“文华奖”参评参演剧目,亮相济南章丘剧院。《沂蒙情》以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等众多沂蒙红嫂的真实故事为素材,讲述了沂蒙山下一家人两代红嫂舍小家顾大家、拥军支前的故事,塑造了抗日战争年代沂蒙山妇女群体英雄形象,艺术地再现了感天动地的沂蒙精神。
记者了解到,《沂蒙情》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现代戏,以“山杏”等自己从未谋面已上前线的丈夫“满堂”为主线,集中塑造了以山杏为代表的沂蒙女人坚忍的人格魅力,展现了牺牲、奉献、执着的沂蒙精神,不仅勾起年长观众对那段红色岁月的回忆,也让年轻观众为之动容。
当晚,章丘剧院座无虚席,市民对于改造、提升后的《沂蒙情》充满期待。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演出里,观众的心情随着剧情跌宕起伏,既为日本侵略者铁蹄肆意践踏我国国土而愤怒,又为山杏和满堂这一对夫妻相见不相识而扼腕叹息,更为婆母、山杏、秋月舍家支前的红嫂精神而感动。美轮美奂的画面、扣人心弦的故事、感人至深的情节、气势恢宏的场景,深深感染了现场观众,也让大家感受到了柳琴戏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
谈起《沂蒙情》的创作初衷,该剧编剧王新生表示,“陈毅同志曾经说他躺到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民,是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我认为大家更不该忘记临沂女性,是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革命的半边天。”在国难当头之际,沂蒙女性却以柔弱的身躯直面战争的残酷。于是,王新生决定通过三位临沂女性的心路历程,写出她们所代表的沂蒙精神,“当今社会,我觉得特别有必要讲一讲我们曾经有过的这种精神力量,它永不过时。”
据介绍,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山东临沂、郯城一带,流布于鲁、苏、豫、皖接壤地区,因唱腔曲调优美,有拉人魂魄的魅力故又名“拉魂腔”,是山东省较有影响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柳琴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柳琴戏《沂蒙情》作为全国119台向十八大献礼优秀剧目之一晋京展演,并被省委宣传部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奖。
延伸阅读:临沂市柳琴剧团柳琴戏《沂蒙情》十艺节开幕式备选剧目《沂蒙情》汇报演出《沂蒙情》角逐十艺节文华奖 定为开幕式备选剧临沂大型抗战情景剧《沂蒙情深》首演(图)临沂迎十艺节佳作频出 《沂蒙情》将角逐文华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