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猜不对
至少还让我们认识了很多作家
又是一年尘埃落定,在诺奖文学奖带给我们的狂热之后,我们不禁要问,如此关注诺奖文学奖,到底有什么意义?作为2012年的获奖者,莫言在一个文学论坛上曾公开谈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第一是可以让文学在短时期内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每当文学被人们渐渐忘记的时候,诺贝尔文学奖就来刺激一下。第二是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引发阅读的热情,很多久不读文学作品的人,也会去买一本获奖作者的书来翻翻。第三就是能够在短时期内使获奖作家的作品很畅销。第四会让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作家置身于聚光灯下,成为万人注视的焦点。
虽然我们总是猜不对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谁家,但对于一个普通读者来说,关注诺贝尔文学奖至少让我们多认识了几个作家。
村上春树的
“陪跑”之路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揭晓,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再次抱憾。村上自2006年获得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之后,每年成为热门候选,但年年与诺奖无缘,堪称“最悲壮的入围者”。
为何多年被看好?
近年来,村上春树曾多次处于各大博彩公司赔率表前三名。今年从9月初开始,村上春树一直高居著名博彩公司Ladbrokes和Unibet赔率榜榜首。直至颁奖前几小时,才从首位跌至第二。
有日本分析认为,所谓“博彩”有一定的“赌博”色彩,主要建立在知名度和人气之上,而如今在英语圈熟知的日本作家屈指可数,村上春树就是其一。而他最新的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造和他的巡礼之年》被翻译成英文将在2014年前出版。这为他增加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砝码。
旅日作家毛丹青此前曾写文章分析称,村上春树的作品之所以在国外受欢迎,除了作品的质量外,村上春树在欧美还有不错的版权代理人,这些“推手”起了很大作用。
为何与诺奖屡次交错?
有日本网友认为,在某种意义来说,诺贝尔文学奖是要授给“希望世人铭记的作家”。而村上春树的作品无论在日本还是其他国家都很畅销,被世人熟知,因此无论得不得奖他终将名留史册,“授奖”似乎就没有什么必要。
日本中央大学文学系教授宇佐美毅接受采访时表示,村上春树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另两位日本作家的不同,比如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关注社会中少数群体的困惑以及原子能等社会政治问题,但是村上春树的作品中这类元素并不多见。村上春树的作品缺乏强烈的主题及目的性,这或许是他至今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之一。
与日本的大江健三郎或者川端康成相比,村上春树的作品相对通俗化,似乎不太合诺奖评委的胃口。评论家白烨也认为,村上春树作品比别的作家更通俗、流行,“但对于要求文学的纯度而言,可能是他的一个弱点”。
林少华的分析很理性,“获得诺奖有多种因素。虽然村上有实力获奖,但别的候选者,同样也有获奖的理由。”另外或许与翻译有关,“我们知道,诺奖评委们一般很少直接阅读日文原著。据我了解,西方人翻译外文作品,并不完全按照原文。大概走的是感觉路线。”虽然村上再次“落榜”,但林少华依然力挺村上,“他得诺奖,是迟早的事情。”综合http://news.sohu.com/20131013/n388063077.shtmlnews.sohu.comfalse东亚经贸新闻http://dnews.dyxw.com/html/2013-10/13/content_165241.htm?div=-1report5196 核心提示:村上春树又陪跑了。北京时间10月10日19时,82岁的加拿大“短篇女王”爱丽丝·门罗摘得了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责任编辑:UN625) 原标题:为什么总是猜不对诺贝尔文学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