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千年古城迎来历史机遇
自从省委、省政府做出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决策部署以来,莱芜就刮起了一股与济南对接、向省会靠拢、建设济莱协作区、打造省会副中心的猛烈旋风。这股旋风正散发着正能量,激荡着莱芜全市人民开拓创新,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快速前进。
“嬴牟之地”再谋“一鼓作气”
在山东省版图上,莱芜是最小的地级市:面积2246平方公里,人口130多万,仅辖莱城、钢城两个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城市,却有着三千多年的冶炼史,汉代至明清时期是全国重要的冶炼中心;革命战争年代发生过著名的“莱芜战役”,创造了我军以少胜多、运动歼敌的光辉范例,彪炳史册;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莱芜成长为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被誉为“鲁中明珠”。而今,省委、省政府做出以济莱协作区为突破口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部署,莱芜再一次聚集起世人的目光。
莱芜的优势不容小觑。首先,文化底蕴深厚,齐鲁文化在这里交汇,形成了“崇德尚实、重工厚商”的地域文化风尚,史称嬴牟之地。春秋时期“长勺之战”曾留下“一鼓作气”的佳话。其次,区位交通优越,位于山东省中部,铁路、高速公路通达八方,距济南机场1小时车程,距青岛港2小时车程。再者,产业基础较好、资源丰富,是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近年来,莱芜还先后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
莱芜的经济保持平稳较好发展,在面对各种困难挑战和宏观经济形势趋紧的情况下,去年莱芜全市GDP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6%,城乡居民收入人均增长13.1%,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省第6位。
7月19日,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也正是这一天,从烟台市长岗位调任莱芜市委书记的王良到任。他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说:当前莱芜的发展正处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攻坚、加快赶超的历史节点上,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只要我们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团结拼搏,脚踏实地、扎实苦干,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莱芜的发展一定会取得更大成效,莱芜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美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