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十艺节 艺观察:票房火爆背后的演艺市场化潜力
视频来源: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
齐鲁网10月21日讯(记者刘骏 郭鹏)据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报道,文华奖赛程过半,随着重量级剧目的陆续登台,各地剧院几乎场场爆满。优秀作品,再加上阳光票务,让以往不温不火的山东演出市场热情爆棚。
由北方昆曲剧院精心打造的昆曲《红楼梦》,是十艺节的一台大戏。正式演出这天,等待入场的观众提前两个小时就排起了长队。
记者现场采访了一位观众:“是买票来的吗?”
“买的票来的。”
“买的多少钱的啊?”
“买晚了,买了个贱的,贵票没买上。”
“没有好票了怎么还要买啊?”
“愿意看啊,这个戏很好了。”
昆曲《红楼梦》导演徐春兰告诉记者,票早就没有了,刚才还有人找我要票,我一问,没有了,全部都卖掉了。
从《红楼梦》到《牡丹亭》,从音乐剧《妈妈咪呀》到舞剧《卡门》,面对着名剧名角和连台好戏,山东观众有些目不暇接。
十艺节山东组委会票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郝建军说,文华奖是全国各省选的最优秀的剧目,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再加上咱们有的剧院坐席有限,所以有些热门的场次,票源非常紧张。
90台文华奖剧目,分布在8个城市的31家剧院演出,为保证演出效果,剧院的平均坐席在1000个左右,坐席少,门票就不多。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十艺节提出取消赠票,全部门票低价惠民,最低票价只有20元,主要区间在60到180元,最贵也不超过380元。
济南观众潘克丽说,现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上网上买个票什么的,也不算什么,也就是一顿饭钱,然后来感受这么好的,高级的文化,非常好。
截至目前,十艺节各类演出已经过半,初步统计票房将会突破1500万元,这样的收益,在山东演艺市场实属罕见。
山东演艺集团办公室主任林凡军说,以前来自方方面面的部门和个人要票,往往要去几百张,而且还要给一些位置比较好的,所以有价值的票让要票的要的差不多了,对正常的市场运作影响非常大。
剧目精彩、票务公开、票价低廉,重重利好推动下,十艺节让山东演艺市场直线加温。火爆的上座率既满足了观众的艺术向往,也大大激发了演员们的创作热情。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主演俞玖林说,观众好热情,到整个到结束,我以为他们三个小时会坐不住,到最后人还是全部满满的,他们的热情给我们一种在台上表演的欲望,让我觉得在台上表演很舒畅、很兴奋。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说,如何繁荣我们的演艺市场,这是我们十艺节后很重要的课题,这就是一个演艺机制的问题,我们要在国内乃至国际整合我们的演艺资源,来到我们山东,丰富我们的演艺市场。
山东演艺集团办公室主任林凡军说,应该从政府行政管理的角度,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不要票,起码他们可以按照一个市场化的渠道,去发展培育这样一个产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