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秀东说:“官邸都拥有十分完善的职能,既能够避免官员的福利过高,又能减少开支节约资源。官邸还有一个方便之处,就是有利于官员的流动。 ”
按照国际惯例,绝大多数官邸和公宅都是免费入住的,即使交费也是象征性的。
官员是否一定要住官邸?
各国实行官邸制或是官员住房补贴的范围、对象、标准和灵活性都有所不同,至于是否一定要入住官邸,各国的规定也有所差别。
贾秀东说,美国的议员享受住房租赁津贴,但现任副总统拜登在出任议员时就没有选择住在华盛顿,而是每天从特拉华州乘80分钟火车上班。
基于安全理由,美国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必须居住官邸,市长则可选择自愿放弃居住官邸的权利,自购居所居住。
德国实行官邸制的对象主要是在任的高级公务人员,包括总理和联邦政府各部部长。除总理必须居住官邸外,各部部长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
日本的首相公邸和首相官邸处于同一个大院,但安倍第二次出任首相之后,就是死活不愿意搬入首相公邸居住。民主党议员就质疑认为,安倍长期居住在自己的家中,万一国家遇到大地震等紧急事态,难以迅速实施指挥。
“国外对于能住官邸但选择不住的情况会有一些限制,但不是所有国家都有强制,”贾秀东说,“住自己家的话就要自己承担费用,这种情况合法但不一定合理。 ”
官邸,是国家为一定级别的官员在任期内提供的居所。其中典型的代表包括美国总统的白宫、法国总统的爱丽舍宫和英国首相的唐宁街10号等。官邸制,简单说来,就是国家官员的住房制度,已在国外实施多年。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州都有专门的官邸,供州长及其家庭使用。这些官邸不仅是每个州州长家庭的主要居所,也是当地面向全国的一个门户。
在加拿大,政府除了为总理、国家机构负责人等准备官邸之外,还为各个区域的长官、外国驻加拿大大使以及来访的国外政要提供官邸。
德国实行官邸制的对象主要是在任的高级公务人员,包括总理和联邦政府各部部长。除总理必须居住官邸外,各部部长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
印度政府为国家官员在全国设立了30多个官邸,这些官邸中大多居住过多位地方领导人。
各国实行官邸制的范围、对象、标准和灵活性不一,但也具有几大共性:一、官员对官邸只有居住权,没有产权;二、任职期间入住,卸任后搬出;三、官邸基本由国家所有,或由国家租用,按照规定配置内部设施,费用由国家承担。另外,很多国家规定官员住房、薪酬等待遇必须公开透明。据新华社
http://news.sohu.com/20131120/n390455662.shtmlnews.sohu.comfalse人民网http://house.people.com.cn/n/2013/1120/c164220-23598814.htmlreport4737美国总统的官邸、白宫的外观唐宁街10号建于1680年,18世纪以来为英国历届首相官邸和办公处公众排长队参观对外开放的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本版供图/ICCFP法国总 (责任编辑:UN607) 原标题:专家揭秘国外官邸制 铁打的官邸流水的官儿(组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