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山东省“省管县”或将扩容 金乡、泗水入选

时间:2013-11-21 11:37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16条提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对此,有专家解读认为,“省管县”体制改革不能一刀切,需要结合各个地方实际情况。取消市一级,确实能够通过精简机构来节约公共资源。但对县级决策机制和执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省管县”25年前起试水


  据公开资料显示,1988年,海南省就率先建立起独具特色的省直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此后的20余年中,浙江、湖北、江苏、广东、山东等20余个省也陆续开始了扩权强县或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2005年,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理顺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


  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借力于“三农”问题进一步明确,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到2012年,在大部分地区实现财政省直管县体制。


  去年11月,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这些都显示了中央推行“省直管县”的政策信号。


  山东省目前有20个“省管县”


  山东省“省管县”体制改革自2009年前即已开始。


  2009年10月1日,山东省政府正式对外宣布确定纳入省直接管理的20个县(市)试点名单。并从当年起,这些试点县(市)的财政体制将由山东省财政直接核定,其所在的设区市不得进行调整。


  2009年5月,山东省又对财政试点直管县(市)增加了15项扶持政策。通过实施财政省直管县试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试点县(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推动了县(市)政府职能转变,增强县(市)财政保障能力,促进了县域经济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也为全面实行省直管县积累了一定经验。而在2012年的山东省两会上,民进山东省委又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对此,山东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也在当时答复这项提案时透露,下一步山东省可能还要进一步扩大省管县试点的县市数量。


  山东省20个试点县(市)分别是


  商河县、高青县、莱阳市、安丘市、金乡县、泗水县、郯城县、平邑县、宁阳县、莘县、冠县、曹县、鄄城县、夏津县、庆云县、惠民县、阳信县、利津县、荣成市、莒县


  从这些县市发展基础看,均具有较好的农业或养殖业基础。


  专家解读


  “省管县”不可一刀切


  “这次提出了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实施,我觉得是非常稳重、非常慎重的态度,同时又表现出积极创新。”据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孙晓莉了解,像东部的一些沿海城市,如果多一道管理层级,对它的发展活力来说是有制约的。所以推行省管县的制度改革,对这些地方做大做强非常有好处。但另一方面,什么事情不能一刀切,需要结合各个地方实际情况,“比如我了解到我们一些西部地区幅员比较辽阔,有可能在有些时候省管县的改革要在审慎的基础上再实施。”


  国情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清议则表示,“省管县”是一个颇具历史的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呼声也由来已久。取消市一级,确实能够通过精简机构来节约公共资源。他认为,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写入“省管县”,最大的看点是省的权力将被放大。“与此同时,清议也指出,行政区划的变动,对县级决策机制和执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陈伟斌

相关阅读
  •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泗水圣水峪镇加快推进示范片区建设
  • 济宁等7市入选山东省2020年度农商互联示范市
  • 济宁最大降雨点在泗水黄沟站,下午晚上还有雨
  • 金乡至济宁约车改版啦!4月11日发车
  • 济宁平均降雨量2.5毫米 最大降雨点泗水黄沟站
  • 济宁124家企业入选2020年省第三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库
  • 山东省首家甘薯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泗水成立
  • 济宁一村支书入选山东战“疫”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

    • 上一篇:济宁市纪检监察机关举办查办案件笔录制作竞赛
      下一篇:八旬退休教师义务修路20载 执着奉献夕阳红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