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别剩”是面向人人的教育

时间:2013-11-26 11:36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今年5月以来,烟台大学7位餐厅保洁员以吃学生剩饭的方式提醒大学生勤俭节约,《中国青年报》刊发相关报道引发社会关注,尤其在大学生中引发热烈讨论。

  大学生们一致表示,这是一场面向人人的教育。7位餐厅保洁员的作为,旨在为青年学子传递“勤俭是一种美德、勤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令人动容。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每人都当有所触动、付诸行动。

  向青年传递“节约是一种习惯”

  事情的缘起是今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针对目前部分高等学校食堂餐桌浪费情况仍然比较严重的现象,持续推进“光盘行动”,建设节约型校园,开展反对餐桌浪费专项行动。

  烟台大学七餐厅保洁班班长朴龙焕提议大家也参加“光盘行动”,“剩菜剩饭,挺洁净的东西,浪费怪可惜的。”提议得到大家的认同。7位保洁员4男3女,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53岁,均来自农村,经历过艰苦生活。他们每天在收拾餐具时,把学生未吃的馒头、油条、米饭等主食和部分没有污染的菜集中到一起,经加热后食用。如果学生没有剩饭或者剩饭不适合食用时,他们也会自己买饭。

  “我们老年人对忍饥挨饿深有体会,现在看见粮食浪费觉得挺可惜。”62岁的吴明华说,“粮食来之不易,现在生活提高了,也不能忘了勤俭。我们7个人一天若节省两斤粮食,一周节省多少?一个月节省多少?”

  对于老人们的行为,不少大学生受到很大触动,“这些老人自愿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向青年一代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令人感动,每个青年人都应该自觉思考和反省。”

  不能让“勤俭”教育成为“一阵风”

  自从烟台大学7位保洁员的行为见报后,持续引发了读者关注和热烈讨论,不少网站还专门开设专题,请读者各抒己见。

  有网友专门撰文:在我们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里,不知有多少关于节俭的名言警句。修身,则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齐家,则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治国,则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可以说,节俭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勤劳是我们的文化基因。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几位同学说,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躬行节俭,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而反之,如果每个人都浪费,那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每一位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素养,也是我们这些大学生、青年人应该自觉践行的一种生活方式。

  “节俭的人是快乐的,因为他尊重粮食、尊重劳动,也尊重自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晓畅同学认为,“但是不能让‘勤俭教育’成为一阵风,要让勤俭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观念和习惯,在高校建立一种以勤俭为荣的机制约束。”

  勤俭也应成为一种时尚

  一些学校已经采取具体行动。北京师范大学后勤处处长张强介绍,北师大今年年初推出了“四满意工程”——质量满意、价格满意、服务满意、卫生满意,规定饭菜采取大中小三种规格,菜可以一次打一份、小份或半份,卖饭专员在卖饭前先把所有米饭打松,以使打饭员可以更准确地为学生提供所需饭量。

  北京大学也采取了类似做法。“学五早餐中有一个特色小菜,就是用菜根儿做的。一般的餐馆就把菜根处理掉了,我们就坚决不浪费。”学五食堂的苗师傅告诉记者,“我们不是在‘光盘行动’以后才开始重视节约的,而是一直都在做这个事儿。”

相关阅读
  • 快来查!山东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公布
  • 2016年教师资格证3月12日开考 1月13日-19日报名
  • 菏泽一培训机构突然关门 预存200余万学费无踪影
  • 兰陵县医院被曝乱收费 护士查房要收“健康教育费”
  • 第八届华商企业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会:面向海内外引资引智
  • 山东首次设专项经费支持职教教改研究 重点项目最高8万
  • 山东明确幼儿园只能收取四大类费用 禁收特色班费
  • 寿光男子扬言炸老教育局大楼 警方启动反恐预案

  • 上一篇:济南城管通报工地扬尘污染检查结果 十工地被立案查处
    下一篇:昨日济南南部山区飘雪花 后天最低温度零下5℃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