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联合早报:中英从“乒乓外交”到“足球外交”

时间:2013-12-05 11:39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中新网12月5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5日刊载《从“乒乓外交”到“足球外交”》一文,文章指出,如今英国首相来访,“乒乓外交”已经易位为“足球外交”, 但由于中英两国的历史和政治因素千丝万缕,双边关系距离真正回暖仍然甚远。

  文章摘编如下:

  时隔3年访问中国的英国首相卡梅伦,本周一抵达北京后就投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所好,随即展开“足球外交”攻势,要为去年因会见达赖喇嘛而陷“冰冻”的中英关系“解冻”。

  中国媒体披露,卡梅伦此次访华赠给喜爱足球的习近平的礼物是一件英格兰男子足球队的球衣,上面有所有队员的签名。

  此外,在卡梅伦访华首日,英超与中超也签署协议,同意通过分享营运经验,协助促进长期处于低谷的中国足球业的发展。英超未来三年还将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在中国推行“学转英超”项目,帮助中国培训120万名足球教练与裁判。

  显然,卡梅伦希望通过“足球外交”加强近年受挫的中英政经关系。他还对此发表声明指出,中英两国签订足球合作协议是访华之行的良好开端,也是双方加强合作实实在在的例子。

  对比卡梅伦的前任布朗首次在2008年初访华的情景,当年是中国时任总理温家宝向来宾施展“乒乓外交”。“乒乓外交"原指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外交事迹,它打开了关闭20多年的中美交往大门。

  2008年布朗到访,温家宝当时邀请布朗前往中国人民大学观看中英乒乓球友谊赛,之后还特意跟对方说:“毫不夸张地讲,乒乓外交确实在世界外交史上创造了奇迹……因为体育是可以超越种族、制度以至文化的,可以连接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们的友谊。”

  布朗对此表示乒乓球虽然是一项起源于英国的运动,但中国才是真正的“乒乓之国”。

  而今的英相来访,“乒乓外交”已经易位为“足球外交”,而中英两国在国际社会的角色也已明显转换,一个是经济持续低迷的昔日强国,一个是经济曾经封闭的崛起大国。卡梅伦清楚明白英国今天需要中国为其经济助力,这次才会率领历来规模最大的工商代表团访华。

  部分中英媒体形容卡梅伦此行的经贸成果丰硕,两国不仅签署了投资、金融、司法、文化等领域的双边合作文件,还就核能、高铁等合作项目达成广泛共识。

  但也有媒体强烈批评卡梅伦的访华行程。英国海军参谋长在卡梅伦访华首日现身日本,针对中国上月底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表示支持日本立场的言论,也引起中国网民质疑。有人追问卡梅伦:“他的胡言乱语是代表你的意图吗?是代表英国政府的立场吗?”

  显然,尽管卡梅伦承诺英国今后将做中国在西方的最强支持者,但中国舆论这期间表现出普遍对他改善两国关系的真诚度依然存疑。

  无论如何,中国这次恢复了与英国的高层会晤,至少表明中英关系在历经曲折后正在重回正轨,两国经贸合作大道也有所拓宽,但同样可以肯定的是,由于中英两国的历史和政治因素千丝万缕,双边关系距离真正回暖仍然甚远。(蔡永伟) http://news.sohu.com/20131205/n391309338.shtmlnews.sohu.comfalse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hb/2013/12-05/5582231.shtmlreport1376中新网12月5日电新加坡《联合早报》5日刊载《从“乒乓外交”到“足球外交”》一文,文章指出,如今英国首相来访,“乒乓外交”已经易位为“足球外交”,但由于中英两国 (责任编辑:UN629) 原标题:联合早报:中英从“乒乓外交”到“足球外交”

相关阅读
  • 约翰逊获胜后中英关系会怎样?英学者:应该相当好
  • 境外媒体解读中英300多亿美元协议包含什么
  • 中英两军在京举行第五轮防务战略磋商
  • 追忆乒乓外交年代中美关系:曾彼此孤立数十年
  • 韩国最高龄慰安妇受害者中英文版证词录将面世
  • 外媒:中超英超“足球外交”声势大
  • 卡梅伦冬季访华 中英关系再升温
  • 中英街沦假货“圣地” 1万可买俩iPhone5一LV包

    • 上一篇:澳洲老翁为娶情妇杀害华裔妻子 拒绝承认谋杀罪
      下一篇:奥巴马叔叔非法滞留43年后终获准留美国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